成都海关改革效应叠加助四川外贸发展

23.01.2016  10:00

  

  “十二五”期间,四川外贸总值达1.8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5倍。记者在成都海关2016年关区工作会上获悉,2015年“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成都海关全面实现了内陆“一流海关”的建设目标,全年办理报关单61.7万票;监管进出口货值2115亿元;监管进出口货运量205.8万吨;征收两税103.7亿元;监管进出境人员415万人次;监管进出境快件、邮递物品411万件;查获走私犯罪案件创历史新高。

   通关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12年启动是“全域通”建设,在2014年10月率先实现“全区域如一关”的目标之后,正向“全领域为一体”深入迈进。全域通改革以来,简化海关通关环节10个,通关物流时间至少缩短3-5小时,空运通关成本每票进出口货物减少约150元,省内陆路每标箱货物物流成本降低500-1000元,同时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在省内任何一个海关业务现场报关和查验,运行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5000余万元。

  并在全国海关率先探索保税货物“区间结转”,被总署推广至上海自贸区和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试点。探索开展“委内加工”被专家评价“需要修改教科书”。“分送集报”每年为企业节约报关成本超过2000万元,自贸试验区各项监管创新制度第一时间在关区落地。

   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贴身服务适应新常态

  海关是外贸稳增长的“一线部队”,成都海关以通道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畅通和拓展对外开放渠道,支持四川建设辐射中西部、连接国内外的战略性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助力四川打造临港经济,空、铁、水“三位一体”的口岸枢纽功能进一步拓展。支持空港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向全球开放的“战略门户”,目前空港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44条,监管进出境人员跨上400万人次台阶,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6倍,在全国空港中位居第4位。支持青白江铁路口岸构建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铁路口岸实现对外开放,整车进口口岸和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先后获批,“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稳定运行。在水运港口,充分用好泸州、宜宾港进境保税、离境退税政策拓展口岸功能,促进“新丝绸之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四川的无缝对接。支撑四川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通道已基本打通,初步实现了由内陆变为口岸、由开放腹地变为战略通道枢纽的战略目标。并形成空、铁、水“三位一体”的保税物流体系。目前,四川已成为西部地区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最多的省份,特殊监管区进出口值在四川外贸总量中占比超过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