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堵十条:"绕城高速限货、尾号限行扩面"年内制定

20.06.2017  15:17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程文雯) 6月20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成都治堵十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实施“成都治堵十条”推进科学治堵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成都治堵十条”)已正式出台。

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出台的“成都治堵十条”共包括三个方面、10项任务,力争从源头上根治交通拥堵“城市病”。成都着力推进智慧治堵、工程治堵和依法治堵,既着力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力破解困扰城市交通多年的根源性、基础性问题,同时还希望努力化解未来将要面临的城市交通治理风险。

强化智慧治堵,2022年全面建成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强化工程治堵,2022年全面建成公交都市;强化依法治堵,2022实现文明出行和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智慧治堵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整合大数据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效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加强交通诱导信息服务,及时发布权威交通信息和避堵绕行策略。2017年,开展交通信号配时攻坚,打造出行“绿波带”。

2017年启动智慧停车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网约车监管平台、共享单车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监管模式,在市域高速公路增设150条以上ETC专用道。

工程治堵

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绿色交通体系。

2017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79公里,2018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2019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300公里以上;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完成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实现枢纽环线双线全线贯通运营;到2022年,铁路公交化运营延伸辐射“1+7”成都平原大都市区城市。

2017年,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000辆,新开及调整公交线路40条以上。到2022年,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便捷换乘系统全面建成,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

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到2022年,基本形成以自行车交通网、步行交通网和城市特色慢行线为主的“两网多线”慢行体系。

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完善“3绕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城市快速路网。

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加强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到2022年,城区力争新增配建停车泊位5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鼓励单位内部停车场,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分类停车等措施,推进立体化专业停车场建设,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依法治堵

启动《成都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立法,力争2019年颁布实施。

2019年,推动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使违法者处处受限。

在全市范围持续整治乱停放、乱变道、乱掉头、乱超车、乱鸣笛、乱用灯、乱用手机“七乱”行为,2017年,将主干道和重点路口的机动车违法率控制在2%以下,非机动车违法率和行人违法率控制在10%以下。

2017年,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的先进做法,科学制定尾号限行扩面、绕城高速限货等交通出行需求管理措施及配套疏解惠民政策。推进公益性的拼车出行,完善多乘员合乘车道管理,降低单人单车使用频率。

成都治堵十条

一、加快智慧城市见识,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

二、构建智慧交通管理体系,推动共享交通新业态有序发展。

三、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绿色交通体系。

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

五、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加强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

六、强化占道施工监督管理,有效管控占道施工行为,推广非开挖技术,减少工程施工队交通出行的影响。

七、开展地方立法,完善符合特大城市发展规律、适应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地方法规体系。

八、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九、集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从严治理“七乱”等交通违法行为。

十、精细优化城市交通组织设计,科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提升路网资源使用效率。

【相关报道见下一页:成都机动车尾号限行拟扩大至绕城高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