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区财务部排长龙的背后

24.09.2014  14:07
作者:郭瑀 张俊贤 来源:成都校区

  
  开学以来,成都校区财务部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先有新生入校缴费排长龙,后有报账的师生蜂拥而至。“有一天,刚一开门,瞬间排队就超过300米,队伍绕了个圈,从正门一直排到了学生事务中心。”“都已经跑了好几次财务了,每次人都这么多。”这样的抱怨也不时耳闻。

  财务部这是怎么啦,近日,记者特意前去打探了一番。

   一边抱怨报账困难 一边应对精疲力竭

  走进财务部的大厅,立即能感受到“火爆”的氛围。每个窗口都排满了人,而且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厚厚的一叠报账单。

  排队等候时间长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前来领取勤工助学补助的同学杨佳说:“我已经排队1小时了,每个来报账的同学手里都是一大叠的账单,20多分钟才能审核完一个。现在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领到补助。”

  “报账审核”几个柜台前,在这里“向前一小步”都很困难。一边柜台,办事的同学因为不清楚报账单填写的方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重新填单;另一边柜台,同学正焦急地向课题组老师打电话报告报账中出现的问题,等待老师“遥控”指挥修改。办事的人着急,在后面等待排队的同学们着急,为他们办事的财务部老师也着急。

  “这一段时间简直是精疲力竭。”财务部主任陈永智说,超负荷运转成为财务部所有工作人员的状态,他们感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我们现在的业务量多么惊人。单以9月11号一天为例,财务部就进行了322笔报账结算,这个数据相当于过去水稻所全年的业务总数。”大量的业务办理下来,到下午五点,很多老师都明显感觉自己思维迟钝、反应迟缓。

   多种原因导致财务部业务陡增

  为什么开学后业务陡增呢,财务部的老师们分析,有几个原因。

  其一就是业务累积。从6月份财务系统升级开始至9月初收费工作结束后,2个多月的业务积压,大大增加了开学后财务的工作量。“以前我这里每天收到的银行回单,最高峰就是100张左右,现在每天要收到300-400张。”王用平老师介绍。以及新调整到成都校区的四个院财务核算量增加、学生人数的增加都带给成都校区财务部各项工作极大的压力。

  同时,财务新制度对报账内容详细的要求财务审核工作更加细化,也大大增加了报账的工作量。王用平老师介绍,以往经他办理的社保核算只需2笔分录,现在则要60多笔分录。

  此外,财务工作政策性强,变化多,仅今天上半年省上就出台了《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四川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省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五六个文件,学校也相应做了具体要求,也导致报账容易出现“打回重做”的状况。前来报账的师生往往因为所带资料不足、填单方式不对、差旅费报账时间不对等原因,需要重复跑动一两次。这也让很多师生对财务报账产生了“畏惧”,不愿意一笔一笔的报账,而是选择将所有的账单积压到期末或者开学再进行报账的习惯,导致了每个人办理业务耗费时间长的现象。而这也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每次都是觉得办理业务异常缓慢,下次就干脆积累得更多来处理。

   真诚沟通相互理解是消除不满的重要途径

  “我们绝不是有意为难师生。”陈永智老师表示,财务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成都校区作为学校的高端平台,科研经费核算量大,而各级部门对科研经费检查与审计逐年加强,也就要求财务核算更加规范细化,也希望师生多理解,财务部愿意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他希望老师们可以在报账之前打财务部的电话咨询清楚然后再来报账,以减少重复跑路。

  同时,他也建议,某些课题组可以相对固定一个老师或同学处理报账业务,这样更熟悉业务流程,缩短报账时间。他也提出,会与财务处汇报,争取在校区开展相关财务政策内容的培训,让更多人了解财务工作流程和要求。财务部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打造一支精简高效、具有校区特色的服务窗口为努力目标。

  针对排队难的状况,财务部正在编写成都校区财务服务指南,有针对性的就报账流程、票据报销要求等做出说明,发给大家按照相关规范来操作。也有人建议财务部可以考虑尝试采用网上预约排号的方式进行业务办理,均衡客流。

  总之,抱怨不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增加沟通,加强交流,方能真正消除抱怨和不满,下次遇到问题时,财务部提醒师生可拨打财务部电话咨询。报账审核86251889,收费、工资86290907,资金结算862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