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查处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到位行为 84人被行政处理
核心
提示
简政放权
“应简尽简、能放则放。”上半年,成都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23项
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稳步推进,上半年,《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规定》审议通过
权力监督
上半年,市纪委共组织查处全市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到位的行为15起,给予行政处理84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
“以前一个多月才能办成的事情,如今几天就搞定了。”几天前,成都市政务中心工商窗口,来自新津的邹雨生接过刚刚换发的新营业执照,露出满脸笑容。
这一切,都得益于成都市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上的探索:将所有市级行政审批权力集中到市政务中心进行窗口办公,为办事人员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彻底解决办事难、程序复杂的问题。而这只是“法治成都”建设带给老百姓众多“福利”的“冰山一角”。
依法治市
公开遴选10名政府法律顾问
成都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而政府职能也应由“管理”转变为“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便是其中应有之义。上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对照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23项;并实施了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应简尽简、能放则放,这不仅是约束政府,更是服务便民”,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初出台的《成都市依法治市实施纲要》要求,应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7月,成都市决定,面向全国,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机构中的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中公开遴选10名法律顾问团成员。
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地方立法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上半年,《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规定》等4件地方性法规经审议通过,《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进入审议程序;《成都市幼儿园管理办法》《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4件政府规章出台。
司法体制改革
法院院长重披法袍
日前,邛崃法院院长徐涛坐在该院审判法庭,以审判长的身份审理了一起制造、贩卖毒品案件。据了解,这是徐涛院长今年审理的第一起案子。
“院长重披法袍亲自办案,实现院长‘法官’角色的回归,正成为全国推进司法改革的新常态。”徐涛介绍,按照最高法部署,成都也位列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成都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武侯区、龙泉驿区、新津县检察院也在开展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提高检察官办案独立性,更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平和正义。”
上半年,全市紧扣“法律七进”开展活动近4000次,直接受教育人员达50.7万人次。“‘法治大讲堂’法治宣讲特色品牌正在越做越强、越做越响”,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上半年法治宣传工作时,眉宇间透出骄傲。
A
14小时拆除障碍物
盲人歌手为“成都服务”点赞
今年7月,成都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以全面再造审批和服务流程为关键,以提高行政审批信息化水平为手段,以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为保障,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求将政府的“政务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务服务”模式。
简政放权 行政审批“瘦身提速”
“办事跑几趟,耽搁在路上。”长期以来,这是群众对到行政机关办事最普遍的抱怨。
成都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意见》,在“简政”上,政府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前置条件,原则上一律取消;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逐步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
在“放权”上,国家和省未明确下放层级的审批事项,原则上同步下放到区(市)县;凡下放到区(市)县的审批事项按需要和条件下放到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和市级重点镇。
据介绍,今年1月~8月,成都已经取消、调整和下放了23项行政审批事项。此外还积极优化审批流程,配合市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正在完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流程再造。
权力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
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下放权力、简化办事流程的同时,打造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也是目前成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着力点。
2013年8月,成都开通“成都市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成都服务”微博账号迅速在网友中引发关注,目前该账号拥有超过80万的粉丝,平均每天受理求助、建议和投诉等上百条,对网友的问题诉求办结率达99%。
不久前,盲人歌手周云蓬在微博上发布称成都洗面桥巷盲道有障碍物。微博发出后半小时左右,“成都服务”便作出回应,14小时后障碍物被拆除。“处理效率这么高,必须打100分。”事后周云蓬在微博上对“成都服务”点赞。
今年4月,“成都服务”还开通了微信服务平台,“未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服务的模式不拘一格,重点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到政府部门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成都服务”运营相关负责人说,这让成都的政务服务实现了从“我说你听”到“你说我办”的根本转变。
B
法治微电影
让普法有“文艺范儿”
近日,由21个检察院官方网站网民票选的优秀检察微电影名单正式出炉。这种主要由检察官参与创作,群众参与评选的法治微电影创作展评活动在全省尚属首次。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让普法更亲民、更有趣;而法治微电影更让普法具有了“文艺范儿”。
在此次评选中,通过对网友票选的统计,由锦江区检察院拍摄的法治微电影《罪 爱》获评“优秀故事奖”。“这是根据我们办理的一个真实案例改编的,犯罪嫌疑人是个单身母亲,之前就因为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因为考虑到她女儿还小,没有对她进行惩罚。但嫌疑人被释放后又一次进行了盗窃行为,考虑到她的情况不再适合教育女儿,我们就去跟孩子的外公做工作,希望能由他来抚养孩子,从而更有助于司法机关对这位母亲进行教育改造。”监制余沙介绍。
成都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赛法治微电影多数影片从家庭和亲情入手,温情细腻,对弘扬社会正气、预防犯罪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和教育意义,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
微电影是拓展“法治大讲堂”外延的一种新方式,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多来,成都“法治大讲堂”已初步形成以“金沙讲坛·法治讲堂”、“少城讲堂”为龙头,区(市)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法治讲堂”以及党校、中小学、企业、行业、单位等法治培训为主体,以媒体、网络、手机普法为补充的网络体系。目前,成都正致力于拓展“法治大讲堂”的内涵与外延,力争让普法行动深入到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