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来看老友“蓝胖子” 多是80、90后
“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昨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开幕,2万人来怀旧
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周恒
摄影记者 郭广宇 张直
哆啦A梦:
一只穿越的机器猫
《哆啦A梦》是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创作的漫画,哆啦A梦是漫画中一只蓝色的机器猫,从未来穿越到现代日本,成为小学生大雄家庭的一分子。哆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四次元空间口袋,里面的道具千奇百怪,十分强大,在每次大雄需要帮助时,哆啦A梦就会出动他的道具去帮助大雄。
在漫画中,哆啦A梦的生日设定为2112年9月3日,故2012年是哆啦A梦诞生的100年前,“哆啦A梦诞生前100周年祭”展览在香港海港城首次展出,两年该展已先后在台北、上海、吉隆坡、广州、北京、青岛等城市展出。
昨天下午,即使是周末,交警都不得不增派人手维持交通。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魅力无边的“蓝胖子”———哆啦A梦,两年来已在多个城市举办的“100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成都站,昨天下午2时于春熙路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开幕,102个表情各异的可爱哆啦A梦人偶,和故事中的多个经典场景一起出现。
提前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被转疯了的“蓝胖子亮相”,昨天刚开幕就吸引到了数万名市民蜂拥而至,展览现场外一直排着数百人的长队,以至于大部分人最后都没能近距离一睹“蓝胖子”的真容。不过展览将持续至9月27日,不少人相约“下次再来”。
■现场
主办方被迫延时闭展
昨日下午5点左右,成都商报记者赶到春熙路IFS一楼展览区时,仍有大量观众不停涌入,数百人在焦急地排队等待和蓝胖子“亲密接触”。为了让更多人进到展区,工作人员在展区外设置了护栏,每10分钟就放进80-100名观众,限定每批观众的参观时间为10分钟。即使这样,不少人一见到数百人的队伍,都不得不打了退堂鼓。“专程开车过来,结果只看到了102个‘猫屁股’,还真有点不甘心。”专程从新都来看展览的唐小姐遗憾地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按计划,每天下午5点30分展览结束,但昨日到了下午5点40分,入口处仍然排着上百人的长队。“已接到通知,今晚闭展时间延长到10点。”IFS现场安保负责人称,保守估计昨日到现场的有2万人以上,入场参观人数约为4000人。
在北打金路口,一位交警告诉记者,“从蜀都大道纱帽街路口和红星路口转弯进入IFS附近停车场的车辆比平时几乎翻倍,我们从下午起就多调了的人手过来支援。”
他们为何而来
“那是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在展区现场,记者注意到,前来观看蓝胖子的人群中,80、90后大约占了70%。“小时候非常喜欢这部动画片,大雄和哆啦A梦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27岁的赵强说,“排再长时间队也值,哆啦A梦能唤醒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
33岁的罗先生:
就像见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很感动
33岁的市民罗先生说,昨天上午9点就来到了展览现场站在围栏外看了一会儿,当时甚至IFS都还没有开始营业,但现场已经有三十多个粉丝在排队等待了。“就像看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很感动,好想抱抱它们。从小到大的陪伴,以前把所有碟子所有书都看了个遍,最多的动画片回忆也都是哆啦A梦。”下午5点半,在排了30分钟队后,罗先生终于有机会和陪伴他长大的哆啦A梦“亲密接触”,“只要拿着我记得动画中出现过的道具的蓝胖子,我每个都拥抱了。”
28岁的妈妈温女士:
通过它,可以和女儿分享简单的快乐
“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有人在发这个蓝胖子展览开幕的事,这两天至少被刷屏了20多次。”正牵着女儿排队等待入场的温女士笑着说,她专程带孩子从双流开车过来看展览,“我今年28岁,女儿3岁。我小时候是看着这部动画片长大的,到现在我的孩子也在看,我想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母女俩完全沟通无障碍的世界,我可以和她分享简单的快乐。”
21岁的大学生小徐:
曾经是那么希望自己也有个哆啦A梦
“看到动画片里的大雄就想到自己,小时候总是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哆啦A梦。”21岁的大学生小徐说,总是被欺负、被嘲笑的大雄,和自己真的好像,而他身边总是有哆啦A梦为他撑腰,心里真的好羡慕,“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有那么多人喜欢《哆啦A梦》的原因。”
■揭秘
面向年轻人精准推广
一个怀旧主题展览为何这么火?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策展单位香港All Rights Reserved公司负责人SK Lam先生,该公司也是此前引发网络无数追捧“大黄鸭”的策展方。
“哆啦A梦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很高,所以这次展览我们基本只在新媒体渠道上进行推广,尤其是社交媒体,”SK Lam先生说,“哆啦A梦诞生前100周年祭”已在多个城市成功举办,累积了丰富的人气,也引发年轻人的无限回忆。此外,策展方还把几位在年轻人中人气很旺的设计师以及艺人邀请到开幕现场,并与成都市民一同见证1293位粉丝成功完成史上最大哆啦A梦拼图创举,“这些噱头配合宣传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大量转发,吸引了年轻人的好奇心,今天现场的火爆也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