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来的村干部成了自家人

25.05.2015  11:19

  (王军)再过几天,成都市委组织部的通知一下来,薛振民就要离开大坪村了。但是他说,回到原单位报到后,自己马上又得回来,“我已经答应帮镇上再办一届牛尾笋采摘节。

  2013年,成都市确定全市100个相对贫困的村进行对口帮扶。其中,成都市检察院等三家单位对口帮扶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成都市检察院工作人员薛振民主动请缨,挂职大坪村支部副书记,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村干部工作。

  “大坪村这样美丽,满山苍翠,飞泉流过,怎么没人知道这个地方?”上任后,看着灾后重建后道路更加通畅、房屋更加漂亮的大坪村,薛振民有些疑惑。

  为了尽快找到工作突破点,初来乍到的他开始走访村干部、村民和企业。

  大坪村地处龙门山脉,面积6.5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12户农户。其中,有7个小组分散居住,有的两家人之间隔着半个山头, 

  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却要走上两三个小时。山路不好走,一次走访时,薛振民不慎摔倒在一块石头上,尾椎骨摔成轻微骨裂。躺了两天后,他又像没事人一样回到大坪村。“没办法,两年转眼就过,总要干出点事。”薛振民说。

  薛振民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走访了大坪村90%以上的农户。经过实地调查走访,他发现,大坪村虽然环境胜若仙境、土特产丰富独有,但村民却相对贫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比如,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牛尾笋和枇杷茶依然是“藏在深闺无人知”。

  于是,薛振民结合自己一直从事宣传工作的这一特点,制定了“发挥专长、抓好宣传、扩大影响”的驻村工作思路。

  薛振民和村党支部人员经过仔细商讨后,初步形成以牛尾笋、枇杷茶为主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同时,薛振民还建议文井江镇制定2013—2015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依托“春游、夏品、秋悟、冬泡”四个主题为载体,打造怡养休闲、农事体验、山地观光、有氧运动四位一体精品乡村的实施方案。

发展思路确定了,薛振民开始着手制作文井江镇形象宣传片、各种户外广告,策划新闻发布会和集中采访,并通过微博发布大坪村、文井江镇的各种旅游信息和图片。此外,结合村子发展银杏观光旅游,建立“成都小丹巴”QQ旅游群和微信群,加入20余个知名户外群,大力推荐大坪村。

  抓住“茶、笋”做文章,协助组织牛尾笋采摘节、舌尖上的牛尾笋厨艺比赛、枇杷茶秋茶采炒表演、魅力大坪摄影比赛等活动。仅围绕牛尾笋的一系列活动便吸引了约5000人次参加,6万名游客到文井江镇旅游。

  文井江镇此前鲜有大型活动,每一次组织活动对薛振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2014年7月27日,他在微博中写到:“离牛尾笋采摘体验月正式开幕越来越近,我紧张得不得了,还有很多事情没落实。上午送儿子去补习后立即驱车上山……

  2014年,到大坪村收购牛尾笋的商贩比往年增加3倍,牛尾笋销量达750万斤,全村增收100多万元。目前,每周来大坪村登山的驴友超过500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大坪村的富裕就是薛书记带来的!”72岁的陈光有家紧挨着村委会,薛振民下班后经常去他家串门,和村里面大部分人一样叫他“陈二爸”。陈光有告诉记者:“我家有近六亩笋子,一年收入一万三,我又刚开了农家乐,日子更好过了。

  “村里人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老村支书袁明志说,到大坪村两年,薛振民收获了群众对他的信任,村民已把这位成都来的村干部视为自家人。一次路过山货市场,薛振民想买点菜,村民看是他,纷纷塞来蔬菜、土特产,说什么也不收钱。薛振民推辞不过,只得把钱扔下迅速“”走。

  如今,挂职期将满,薛振民对村民们承诺,“只要大坪村和文井江镇有需要,我依然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