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大生态公园十年未建成 曾进行万人动迁

25.07.2014  09:21
2003年底天府早报刊登的成都市规划图 成都日报2010 年9月20日第6版报道 十陵风景区的管护公司 十陵风景区古建筑杂草丛生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 (记者吴喆华)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今天关注:在成都市东郊的十陵街道,规划着一座10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景区——十陵风景区。这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墓,以及成都市最大的湖泊——青龙湖;这里湖沼发育,水鸟聚集,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冠以“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的称号。

  早在10年前,十陵风景区就被成都市委市政府以“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的要求,进行国际招标,并破土动工。为此,成都市已经投入了数十亿资金,并完成超过一万农民的“大动迁”。然而10年过去了,十陵风景区仍然被长长的铁丝网所包围,说好的生态公园并未如期而至。10年间,景区的规划反复更改,直至今天仍未敲定,到底是建湿地公园,还是建市政公园,争论仍在继续。

  站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的正觉山麓,透过长长的铁丝网,成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龙湖,显得安静而神秘。青龙湖水面约1500亩,是十陵风景区的核心景观。几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2008年之后就停工了,现在封山不准游客进入。

  记者:十陵森林公园建好了么?

  村民:没有,地震之前开始建,地震之后停工了,停到现在。现在没有开放,铁丝网挡着的。

  村民:项目只是挖了个湖在那,现在还没有开放,现在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

  记者来到青龙湖周边的一处入口,大门紧闭,来自“兴城管护”的一则警告用红笔写在木板上“危险,内有毒蛇、野狗,请勿入内。”一栋简易临时建筑门口,停着两辆摩托车。记者敲门无人应答。

  记者跟随环保志愿者小刘,选择另一条小路进入十陵风景区。

  记者:里面害怕有蛇。

  小刘:没蛇,多远听到脚步就跑了。

  在景区里,一些历史建筑,杂草从围墙内长出。一排写有“朱熹宗祠”标牌的民宅,附近种着一些玉米,只有四五条狗看护。当地村民说,在大片闲置的土地上,有的已经被个别人耕种,有的盖起了临时建筑。

  记者发现,景区内多年前中下桂花树、水杉树、峨眉白兰树等苗圃,由于长时间无人管理,因间距过密,树木盘根错节,长成一团,落叶满地。每个苗圃区,都立着一块铁牌,写有树木的品种和监督电话。这些铁牌多数已经生锈破损,上面的监督电话也已停用。

  十陵风景区,规划范围北起成洛路,南至成渝高速,西起十洪大道,东至外环路,占地10平方公里。早在2004年,“承建单位就已经紧锣密鼓进行征地和安置工作”。记者调查发现,过去的十年中,有超过1万民农民因此搬迁,部分土地是“以租代征”的形式由政府租用。

  青龙村村民刘先生说,他位于十陵风景区的房屋十年前就被拆迁,现在已经住进了楼房。政府并未对青龙村的土地进行征用,而是付的租金。

  青龙湖村民:我们搬出来都10年了。

  记者:当时政府怎么说的?

  青龙湖村民:征用了修青龙湖公园么,说是生态公园。反正一个人十块钱一天,发到征用为止。

  记者:就是说还没有正式征用?

  青龙湖村民:没有,现在是租用土地。

  在十陵街道,每天非法营运三轮车的失地农民很多。千弓村的村民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七年前就从景区搬了出来。

  千弓村村民:他租我们的地,一天十块钱的样子,就跑点三轮车,一家人要生活的嘛。征地手续还没有办。

  据了解,因十陵风景区项目,主要拆迁的村庄有青龙村、千弓村和大梁村等。大梁村村支部书记廖龙学说,村里共有约六千人动迁。

  廖龙学:青龙湖风景区拆迁的,一共拆迁了6000人左右。

  记者从千弓村村委会了解到,千弓村共7000多人,至少5000人被拆迁安置。仅千弓村和大梁村两个村,就为十陵风景区总计动迁农民超过1万人,政府为此每年承担了巨额费用。

  千弓村村委会主任:花那么大资金,年年付租金,又没怎么动,每年付好多钱。

  据介绍,在大梁村,对动迁农民给予的补偿主要有房屋补偿、青苗补偿、耕地保护基金,土地租金等,其中土地租金目前是2400元每年每亩,耕地保护基金315元每年每亩,新建设施费1800元每人每年。大梁村今年上半年发放了890万土地租金。

  廖龙学:今年上半年890多万,这是我们分配下去的,下半年更多。

  大梁村村支部书记廖龙学说,希望十陵风景区能快点建好,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廖龙学:为啥子,建起了以后可以带动一方经济,促进我们当地老百姓的再就业问题,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上班,就可以让一家人吃饭。现在被拆迁过后的老百姓的就业问题相当麻烦,也是困难,也是困扰我们基层干部的最恼火的事情。

  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建委环湖生态办了解到,成都市为十陵风景区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资金。当年匆匆忙忙把农民赶上楼,十陵风景区却十年未建成,甚至规划都还没有敲定,期间的有哪些纠葛?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令景区难产?

  对于十陵风景区的建设,成都市多个部门都表示不便接受记者采访。先梳理一下关于这个项目十年期间的公开资料。

  20年前,十陵风景区做出初步规划。——1996年9月19日,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成都“明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规划(方案),并通过成都市建委组织的省市专家联审。

  10年前,十陵风景区打造成都市最大的市郊公园。2003年10月13日,当地媒体报道,成都市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十陵城市公园将于11月10日之前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总投资10亿元,定位为一个融历史、生态、园艺、旅游休闲、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是成都市功能最完善的公园。随后,十陵景区总体设计方案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8年前,十陵风景区打造成都市体育竞技中心。2005年05月23日 ,来自成都市争创中国人居奖办公室的消息,成都规划中的五个环城城市森林公园包括十陵风景区,因多方原因,建成时间将延后。十陵风景区规划了大型的体育场馆,是今后成都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心。

  4年前,十陵风景区打造景观生态绿地。2010年01月14日,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提出在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十陵风景区成为绕城高速外的八块景观生态绿地之一。此前,十陵森林公园已被定义为湿地公园。

  从市政公园,到体育公园,再到湿地公园,记者从成都市建委环城生态办了解到,十陵风景区的规划方案已经做了十几次。承建单位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方案至今未定。

  兴城投资:方案没定之前不敢给你说时间表,方案定了,时间表就好定了,方案原计划6月定,现在到7月份还没定。现在还在方案的征集当中,各方面的意见还在汇总。

  据了解,有代表委员建议,十陵风景区应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兴城投资的一位负责人说,如果按照湿地公园规划,景区对人流的限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定和市政公园不同,因此十陵风景区尚未动工。

  周三下午三点半,在成都市建委的协调下,多部门对十陵风景区的方案再次进行了讨论。记者在散会后堵到了成都市建委环城生态办的刘处长,他说,不仅是规划,土地问题也是项目推进的困扰。

  刘处长:这个涉及到土地问题。确实不好跟你说什么,我们都在抓紧推进。

  记者:这个是征地的问题么?

  刘处长:征地,涉及到土地指标的问题。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委员,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参加了这次会议,沈尤认为,经过十年封育,十陵风景区观测到224种鸟类,其中包括全球不到500只青头潜鸭,景区积累了难得的自然条件,但也给财政背上了巨大包袱。只有未来更合理的规划,才能弥补过去十年的欠账。

  沈尤:核心的问题是老百姓的权益没有得到实现,我们讲它是社会包袱和财政包袱在里面, 这块地就是原来老百姓的生产用地,现在政府把他征了,他们就只能获得一点所谓的补偿,这个价值是有限的。另外一个层面,政府对这个地已经据我了解已经投入了20个亿了,这20个亿包括土地问题,老百姓搬迁问题,管理的成本,所以确实如果我们没办法对他进行一个综合价值利用的话,它真的是一个包袱。现在怎么让他的未来开发,老百姓完全可以从中受益,现在就在一个十字路口,到底选市政公园还是生态公园。

  方圆十平方公里的十陵风景区,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100个北京CBD万达广场,8个香港迪斯尼公园。既然已经十年过去,下一个十年,土地问题怎样理顺,十陵风景区如何定位,历史文化遗产怎么保护?大工程,考验当政者的大智慧。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原标题:成都最大生态公园十年未建成 曾进行万人动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