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报道附属医院品牌科室建设工作
11月12日,成都日报第15版(健康成都周刊 图文专题报道附属医院品牌科室建设。 http://www.cdrb.com.cn/html/2014-11/12/content_2145037.htm )现全文刊载如下: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强化品牌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对于家住成都北门的市民来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作为城北三环内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大附院一直是周边群众信任、依靠的大医院。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其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1901年创办的圣修医院,直到1951年5月成为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2004年12月,医院划归成都市卫生局管理,2010年6月整体划转成都大学,成为如今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凭借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医院如今已成为中国百年名医院联谊会成员。
对于一家医院而言,品牌是无形的资产,优秀的品牌体现了医院的文化,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精神在医疗实践中的凝结与体现。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推动医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也一直是成大附院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锤炼和打造,如今的成大附院已经拥有一批以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等为代表的“品牌科室”,部分科室配备的专家资源和技术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均达到了领先水平。用院长杨德华的话来说,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医院必须有过人之处,在这些过人之处的带动和引领下,医院的整体水平也会得到快速发展,“做好自己的品牌,就是要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只有让群众感到放心、满意,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彰显价值!”
骨科 勇攀技术高峰
敢为他人之不可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3D打印技术并不陌生,但如何将这种构造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却是很多人不曾思考过的问题。去年底,在一次对骨盆骨折伤者的治疗中,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功运用3D打印技术对伤者实施了微创治疗。
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介绍,在那次车祸中,一位妇女骨盆多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复位,“与其他部位不同,骨盆的结构很复杂。通常情况下,这种治疗需要实施开放性手术,但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为了化解这个矛盾,李开南决定实施一种依托3D打印技术开展的手术,即事先根据CT数据,打印出3D的骨盆模型,然后根据骨盆模型,直观地掌握患者伤情,并采取针对性的微创治疗。这样的手术,当时在省内尚无医院实施,属于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事实证明,我们的尝试取得了全面成功,手术顺利,患者恢复情况也比较好。”
其实,这只是骨科在勇攀技术高峰中的一个片段。作为医院的“王牌”科室,敢为他人之不可为,一直是骨科坚持的发展理念。早在1998年,全国第一颗用于骨科手术的可吸收螺钉就在医院骨科诞生,而在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领域,骨科至今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此外,在骨科开展的多项新技术项目中,国内极少数医院、省内第一家成功开展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不依赖进口器械和设备的“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肘关节后外侧不稳韧带重建手术”等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7年,骨科就被评为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近年又建立了西南地区唯一的骨科创伤研究所。目前,骨科已经与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达成意向,计划联合招收博士生。综观全院,骨科是目前最有实力冲击国家甲级重点专科和学科的科室。
李开南告诉笔者,骨科接下来的目标是在三到五年内冲刺国家甲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同时扩大业务量、提高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成为国家级科研团队……“站得更高一点,这是我对科室每位医生的期望,也是对科室建设发展的期望。”
泌尿外科 实现完美“蜕变”
从“小科室”到“金字招牌”
不久前,泌尿外科迎来了一位92岁的患者,被家人送到医院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个星期,一直找不到病因所在,直到经过全面的检查,才发现他是前列腺癌晚期压迫脊髓而导致的瘫痪。副主任医师胡海峰告诉笔者,根据他当时的情况,医院很快制定了方案,并准备实施治疗。然而,老人两位身在美国的女儿在听说消息后,始终放不下心来,认为国内的治疗技术没有国外好,于是把老人的检查结果和医院的治疗方案带到了美国的一家知名医院,希望在那里寻求更好的帮助。
可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医院对于成大附院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表示全面认可,认为治疗方法规范严谨,是最理想的选择,“最终,她们还是放心地把老人交给我们治疗。”胡海峰说,如今老人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独立行走了,对于治疗效果,家属都表示很满意。
这样的例子在泌尿外科并不少见,凭借自身的真材实料,泌尿外科总能为患者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其实,相对于骨科这样的传统优势科室,泌尿外科的底子并不雄厚。在2002年之前,泌尿外科连单独的病区都没有,而是和胸外科合并在一起,那时候病床总共才10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科室,经过十余年的打造,如今成为了四川省乙级重点建设学科、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中国医师协会前列腺诊疗基地……可以说,如今的泌尿外科已经成为了医院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之一。
泌尿外科的蜕变,要从2008年,现任副院长的杨进,以及他带来的医疗团队说起。那时候被称为“杨博士”的杨进为科室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强调规范化操作的同时,在技术上开拓创新,开展了以微创手术为特色的治疗方式,使科室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后来,泌尿外科成为独立科室,病床也由十张增加到了三十五张。
目前,泌尿外科共有14名医生,其中就包括2个博士、10个硕士,更重要的是,科室的平均年龄才36岁,可谓是一个年轻的团队。虽然学历层次比较高,但这个团队却十分重视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自2010年起,泌尿外科开始与德国几所大学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2012年,杨进参加中国泌尿外科学院主办的“全国青年医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也借此得以赴美国参加AUA大会(美国泌尿协会年会);2013年,他又飞往德国学习培训……这些看齐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举措为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
战斗在最前沿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续航
说话简明扼要、办事雷厉风行,就连吃个饭,都不会超过10分钟,这是同事们对梁隆斌的评价。身为急诊科主任,梁隆斌说这是职业习惯带来的影响,“对于急诊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其实,和梁隆斌一样,所有的急诊医生都是与死神赛跑的,正是他们不分昼夜的坚守,为病人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去年,医院曾接到一个特殊的伤员。一个不到4岁的小男孩,不知为何竟从家中24层的窗口坠落,中间有物品阻挡,但仍导致孩子全身多处骨折,颅脑损伤,生命危在旦夕。接到信息后,急诊人员立即出发赶往现场,对伤者实施损伤控制并实施初级生命支持措施,被转送到医院急诊科后,医院迅速组织骨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骨干力量展开抢救,最终成功地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孩子的生命,“一共实施了两次手术,成功完成止血、减压,使孩子顺利度过了危险期。”梁隆斌说,记得最近一次见到孩子时,他几乎和其他同龄人没有区别,完全看不出经历过如此险情,“这是一个奇迹,但也是一个必然。扎实的基本功、规范的流程,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主任梁隆斌坦言,急诊学科发展起步较晚,以前,在很多时候只能算一条“通道”,“病人来了,进行初步检查,然后办理手续,最后送到各个专科治疗。而急诊本身的处置能力不强。”2006年,梁隆斌接手急诊团队后,开始对科室流程进行再造,率先在成都实施了病人病情分级,按照病人具体情况,实施优先分拣、科室分区等措施。在此基础上,梁隆斌和科室业务骨干还多次入选成都市急救代表队教官和队员,连续参加多次省市全国急救技能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此外,科内先后开展了经皮心脏起搏、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喉罩通气技术、骨髓腔穿刺输液(EZ-IO)、高级创伤搬运、中长导管穿刺等新技术项目,这些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均达到领先水平。如今,医院的年急诊人次为50000多人次,年抢救病人4000多人次,急诊出车5000多台次,抢救成功率大于95%。
当然,与急诊一样,重症医学科也是医院“保命”的科室,重症医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性科室,承担着全院所有危急病人的救治工作,在抢救多发伤、重型颅脑外伤、重症感染、呼吸衰竭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按主任陈侣林的话来说,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是无缝对接的两个科室,很多时候两者的联系密不可分,“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来说,急诊主要负责损伤控制和初级生命支持,而我们负责全面监护和高级生命支持,都是在与死神搏斗。”
在大多数人眼里,重症医学科是一个让人感到紧张的地方,病人被送到这里,就意味着高风险、高费用,“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我们意识到强化服务、强化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陈侣林说,如今在每天的探视时间前,医护人员都要做大量功课,除了准备充分的材料外,还要掌握家属关心的一些费用评估、医保政策等等,以便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后顾之忧,“为患者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用温暖贴心的服务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这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 (文/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