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刊发我校市情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31.03.2017  00:45

编者:2017年3月29日成都日报第6版理论周刊版刊发我校市情研究中心汪令江 陈永正 邱果 傅剑波老师联合署名文章《蓉欧+ 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原文链接: http://www.cdrb.com.cn/html/2017-03/29/content_65890.htm )。文章深入探讨“蓉欧+”战略推动成都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大通路带给成都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提出系统的建议。



成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由此产生的成都成为“国际经济枢纽——成都港”的可能性,是成都这座千年古都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成都以实施“蓉欧+”战略为主线,打通欧亚大通道,布局“两张网”,建设“两港口”,搭建“两平台”,用好“两只手”,重构经济空间赋予自然空间新功能,变腹地为口岸,变盆地为高地,变节点为枢纽,用铁运替海运,用流通带产业,以物流为支点,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都新区位优势,打造成都国际化发展的新内涵,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影响深远。


蓉欧快铁 是成都走向世界的战略大通道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本质在于拓展中国西向发展的经济空间。实现这一本质的目的,是通过打通欧亚大陆通道建立泛亚(包括中国大陆、东南亚、南亚、东北亚、太平洋西侧、印度洋南侧)与欧洲大陆这两大经济区域的紧密联系来推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以构建中国在欧亚大陆的经济核心地位为条件来突破美国对太平洋封锁,以通过重构东西方经济联系格局的方式重构东西方经济空间,从而以横跨欧亚大陆俯瞰两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方式实现中国崛起。实现这一本质的手段,是在东西之间即欧亚大陆之间建立若干通道干线及其节点并形成以这些干线和节点为依托的新经济区域。其中,铁路干线是最重要的支撑。成都处于欧亚大陆桥中心节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成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一种特殊条件,即具有将成都打造为欧陆与泛亚两大经济空间的联通枢纽,成为东西方枢纽的可能性。蓉欧快铁是实现这一可能的战略支撑,“蓉欧+”是发挥这一战略支撑功能的基本方法,蓉欧快铁即成为成都走向世界的战略大通道,将开创成都全面开放新格局。


两张网

是成都联通泛亚和欧陆的战略大布局

由于蓉欧快铁通过中亚、中东欧具有西向北向最便捷路径的独特优势,使之同时具有向中国内陆及沿海国家东向南向辐射链接的强大能力,就使得“蓉欧+”战略能够拓展整个泛亚经济腹地以形成东方的“泛亚网”。大力拓展波兰罗茨以外欧洲城市的互联互通网络以形成西方的“欧陆网”。由于蓉欧货运较海运的时间及成本的替代优势,蓉欧线路能够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整个泛亚区域与欧洲大陆的东西方跨境贸易主通道。随着两端节点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分别形成欧陆以罗茨、泛亚以成都为原点替代海运的三层辐射区,即具有最强冰山价格崩溃效应的核心辐射区(中国内陆)、强辐射区(东亚、南亚、东北亚)以及弱辐射区(其他沿海国家),联通欧陆和泛亚“两张网”,从而形成以成都为重心、联通泛亚和欧陆的战略大格局。


三要素

是实施“蓉欧+”战略的重要基础

两张网”由相互联系的通道、节点和成都港三个要素构成。若将“两张网”比喻为神经网络,则通道是神经纤维、节点是神经元、成都港就是神经中枢。首先是通道建设。大力推进和拓展“X蓉欧+”,将泛亚及欧陆区域的主要节点城市群都与“蓉欧+”连通,以做大“X蓉欧+”和启动“蓉欧X”的“X”来实现“蓉欧+”班列运量扩张。二是东西两端节点群建设。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蓉欧班列运量扩张,欧洲前端罗茨节点的集散基地功能和由罗茨向全欧扩散的相关节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包括我国大陆在内的整个泛亚区域之东方节点群(包括城市或城市群中心节点)建设都应及早规划。三是成都港建设。正在谋划“两港”(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航空港——成都无水港)思路应加以拓展,应整合无水港和水运港——两港口,即整合成都铁路港枢纽、成都航空港枢纽两个无水港和泸州长江港口等省市资源,建设全方位、全功能、综合性服务的新型物流枢纽,建成“蓉欧+”的成都本土基地,从而形成以成都为原点替代海运的三层辐射区。


“+产业”

是“蓉欧+”战略有机体的造血细胞

“+产业”是“蓉欧+”战略的重要内涵,是“蓉欧+”战略有机体的造血细胞。随着东西方货运主通道、成都港及相关节点构成的欧陆与泛亚“两张网”的通联,东西方之间跨境贸易的天量货物及其撬动的大量要素和相关产业必然在成都汇集,从而使得成都既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产品和要素集散、产业对接、文化交融、创新和人才交汇等实体经济运转中心;又在东西方跨境贸易主通道的物流信息大数据中心基础上,推动建立并运行引导物流的“成都指数”交易中心,形成“蓉欧+物流”“蓉欧+实体经济”“蓉欧+虚拟经济”的立体化经济地理新中心。通过联接欧陆和泛亚“两张网”功能的不断发挥,节点城市及城市群产业链条重新整合,“蓉欧+产业”格局的重新构建,把“物流枢纽——成都港”升级成具有对三层辐射区产生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国际经济枢纽——成都港”,即联通欧亚大陆与泛亚区域两大经济空间的“东西方枢纽”。


东西方枢纽”建设

是成都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

按照《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定位,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成都拓展为全球视野下联通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区域枢纽。成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由此产生的成都成为具有国际经济枢纽功能的“成都港”,即东西方枢纽的可能性,是成都这座千年古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建设“东西方枢纽”的战略价值,抓住这个发展良机,并依此认识指导行动,就能通过重构经济空间,即变大陆腹地为口岸城市、网络节点为中心枢纽、自然盆地为经济高地,重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都新区位优势,一改自古蜀以来成都影响力不大的格局,重现甚至超越“扬一益二”之历史荣光,形成全面开放的成都国际化发展的新内涵,铸就成都未来发展的崇高地位和辉煌远景。


系统推进“蓉欧+”战略

的三点建议

打好“试验区”这张牌,开创“蓉欧+”创新路径。“蓉欧+”战略不仅是一个物流概念,更是集物流、产业、内陆开放口岸建设等于一体的“国际经济枢纽”建设战略,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其实现路径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用好“试验区”这张牌,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契机,成立推进“蓉欧+”政府主导“平台机构”,大胆创新,敢于“先行先试”,建立政府主导、激活市场、企业跟进的“蓉欧+”战略推进体制机制。调动全市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组织研究和制订创新行动方案,协调与中央及国家部委的关系,保障枢纽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PPP投资建设模式,加大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手段力度,推进国际化资本合作,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谋划物流资源配置平台建设,鼓励境外物流企业参与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创新试验政策,大力培育市场的力量,引导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积极地参与,提高“蓉欧+”战略的实施效率。


加快“两张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蓉欧+”战略快速布局。“蓉欧+”战略实施的基础是“两张网”建设,包括通道、节点和成都港在内的各项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必须先行。成立实施“蓉欧+”战略的一级“平台公司”,赋予其部分政府职能,整合政府和市场两方面资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成为集融资、投资和设施建设一体化的“蓉欧+”战略实施平台,加快“蓉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快速布局。围绕“蓉欧+”战略积极行动,谋划节点布局,落实“成都港”建设,加快规划落实通道建设,努力联通“两张网”,为构建“一带一路”之国际经济枢纽,迎接成都在国家发展和世界经济中的新角色奠定基础。


整体推进国际性产业重构,构建“蓉欧+产业”占位新格局。围绕基于“蓉欧+”战略的成都城市新定位和开放新格局,构建“蓉欧+”的产业新布局,形成“蓉欧+产业”各领域新占位,应尽快制定“蓉欧+”战略整体实施方案,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国际性产业重构中突出优势、超前一步、快速占位;围绕“蓉欧+”战略,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划和推动现代国际化三次产业发展,尤其是具有先导作用的现代物流产业;制定支持“蓉欧+”战略实施的相关投融资服务与优惠政策,促进“蓉欧+产业”的发展;围绕“蓉欧+”战略,积极行动,以“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珠峰看成都”的高度谋划成都融入“一带一路”行动,系统推进“蓉欧+”战略行动,形成齐心合力、全面开放的生动局面。


(编辑 肖乃田 责编   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