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贡献日益凸显 科学统计渐成决策依据
都江堰全景 成都市旅游局供图
蓉城的8月是火热的季节,但成都市旅游局近日公布的《2014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却如同一支清凉剂,让全市旅游人为之一振。报告显示,近年来,成都旅游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稳步提升,旅游业对投资、就业、税收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在GDP增长率当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可以说,成都旅游业对该市社会经济的贡献正日益凸显。
报告甫一公布,成都旅游业界立现热议。大家都说:“在经济下行压力渐增的今天,我市旅游业却逆势上行,这既让我们旅游人感到骄傲,也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了动力。”
在华丽数据的背后,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是成都市旅游局的务实工作,是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也是全市旅游人的共同努力。
今后,成都市将继续以科学的统计分析作为旅游工作的决策依据,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让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更加名副其实。
卓著贡献有目共睹
暑期来临,成都市温江区国色天乡景区的水上乐园持续火爆,每天都要接待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其中亲子游占比最大。其实,成都旅游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火爆的远不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景区:市区武侯祠、宽窄巷子、熊猫基地、金沙遗址享受“过境免签”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周边安仁古镇、黄龙溪、平乐古镇、街子古镇随时人头攒动,三圣花乡、农科村、花舞人间等乡村旅游景区每逢周末或假期连停车位都非常紧张……
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总体形势下,有的行业上升趋势减缓,有的甚至出现下滑,而成都旅游业却连续多年保持了20%以上的惊人增长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30.66亿元,同比增长26.64%;2014年更是突破1500亿元大关,达到1663.37亿元,同比增长25.01%。不仅在西部地区“领跑”,成都旅游业主要指标的增速甚至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名。
旅游经济的持续高位运行,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和旅游就业的“两旺”。
今年4月,万达集团与成都都江堰市签订了投资协议,将在该市投资550亿元打造“万达文化旅游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今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高调宣布:“将在都江堰做出最好的项目,打造世界超级旅游目的地。”按照计划,到2018年底,这个成都旅游的“航母级”产品就将横空出世。除了万达文化旅游城,近年来已有多个重大旅游项目先后落户成都。2013年和2014年,成都旅游分别引入投资392.7亿元和423亿元,为旅游项目新建和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34岁的周国华是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村民,以前在广州打工,现在是当地“妈妈农庄”里的一名员工。农庄董事长助理文立告诉笔者,这里有固定员工250名左右,90%以上都是郫县当地居民。事实上,在成都,像周国华这样在家门口就吃上“旅游饭”的人数不胜数。到2014年末,成都旅游业已经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89.1万人,比2012年增长35.82%。
与此同时,成都旅游业在2014年实现增加值881.5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到8.77%;旅游业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7.20%,为推动成都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税收也从2012年的102.5亿元稳步提高到2014年的125亿元,占全市税收超过6%,“旅游业富民不富财政”的旧识在最佳旅游城市被打破。
到现在,成都旅游产业在投资拉动、富民强国、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正日益凸显。
涉旅工作务实高效
今年7月7日清晨,毛里求斯航空的一架空客A340飞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志着由成都直飞毛里求斯的定期航线正式开通运营,成都也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我国内地第4个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到现在,与成都通航的国际城市已经超过70个,国际地区航线80多条,居中西部首位,为该市的入境旅游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通国际旅游通道并非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唯一举措。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成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和抓手,在“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等五大兴市战略的引领下软硬兼施、多管齐下,全力保障成都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底,成(都)绵(阳)乐(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行,配以成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让首位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更加凸显;目前,在蓉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过半数,使成都的各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2013和2014年,成都共新增4A级旅游景区10个,旅游核心要素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星级饭店和主题饭店数量稳步增长,有效提升了成都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行业收入持续增加,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强大;与农业、工业、文化、会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深入,使成都旅游日益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在全域范围内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成都的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国游客满意度在2013年和2014年分居第3、4位,自调查开展以来一直稳居全国城市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旅游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还得到了发改、交通、建设、文化、工商、税务、商务等多个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创新营销是确保成都旅游逆势上行的强心针。2013年至今,成都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2013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华商大会、首届中国自驾游大会、慕尼黑啤酒节、中国—东盟旅游论坛等极具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节会活动,有力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和旅游品牌;目前,成都已在携程、BBC、CNN等境内外网站广泛开展了“过境免签”政策宣传,推出了专门针对过境游客的多个旅游线路产品;成都还在巴黎、首尔、台北等全球多地设立了“旅游体验馆”,作为旅游境外营销的“前沿阵地”;在不断加强国际营销的同时,成都市对国内市场也毫不放松,近年来针对国内重点客源市场和潜在客源市场多次进行了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旅游营销。
科学统计指导决策
今年6月22日,成都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的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旅游购物收入的占比要达到旅游总收入的30%。
《2014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指出了成都旅游当前的短板,“人均旅游花费不足”赫然在列。针对这个问题,成都市旅游局在2015年工作计划当中明确提出要“研发一批以农副土特产品为原材料的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等措施;而成都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购物天堂”的重大战略更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游客在蓉旅游消费不足的问题。
为了让统计分析真正反映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成都市旅游局于去年委托了数家第三方机构,花费数月时间,对全市旅游业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游客出游意愿、涉旅企业家信心、旅游企业运营情况、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等多个方面,均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最终经该市统计部门认可形成了《2014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成为指导该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决策基础。
今年1月底,“天府田园坊”首次出现在成都望江宾馆,清爽大方的展柜内整齐地摆放着茶叶、休闲食品、有机谷物等各类成都本土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旅客询问购买。随后,“天府田园坊”像雨后春笋般迅速进驻成都各大星级酒店。成都市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安茂成说:“去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形势下我市酒店业发展不均衡,虽然整体平稳发展,但高星级饭店经营压力增大。为此,我们在成都市旅游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向酒店引进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目的就在于提高酒店行业收益,主动适应新常态。”
今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515”战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都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打造“国际购物天堂”的战略构想。成都市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说:“围绕国家、省、市为旅游业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们认真研判当前形势,结合去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制定了工作计划。”
正是以科学的统计分析作为决策依据,使成都的旅游工作很快取得实效:今年1月至6月,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7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3.97%,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22%。
新常态下,成都旅游正站在新的起点,向新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