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能源汽车“蛋糕”越做越大 经开区迎来量产时代
核心提示
■能源资源紧缺制约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已成为新一轮国际汽车产业竞争和科技实力比拼的一个焦点。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开启快速发展的景气周期。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9月1日起免征购置税”“机关公务用车购买新能源汽车办法发布,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少于30%”“国务院颁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成都市2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使成都在该项综合实力上位居中西部前列。重汽王牌、成都联腾动力、成都客车公司等一大批本土企业跃跃欲试,争取取得更大发展。成都已踏上这一高端成长型产业列车,正加速驶上快车道。
今年4月中旬,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产能达到1万辆。
8月底,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四川省政府提出,努力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9月中旬,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由分管副省长挂帅成立了推进小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正逐步完善,相关推进工作陆续展开……
短短半年内,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又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推进落实。
成都联腾动力联合研制的第三代电动公交车已于6月下线,实现了续驶里程400公里的重大突破,该产品拥有52项突破性的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都瑞华特今年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2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沃尔沃公司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项目设计产能1.1万辆,目前正在推进中;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携手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禾嘉(实业)集团公司,拟投资30亿元,在大邑经开区新建新能源客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先机和行业高端,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进快车道。
企业探营
联手国内外专家
成都联腾动力突破三大瓶颈
成都联腾动力主营的新能源电控、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产业中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汽车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技术。
车身蓝白相间,绿色的玻璃窗上贴着“特点优势:装备质量轻、铝合金车身、轮边电机四驱、低地台宽通道……”的字条。走进位于成都经开区的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大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辆公交车。
乍看这辆公交车的外观与普通公交车无异,但“内在”却不尽相同。“这是第三代公交车的样车,与传统公交车相比,车身更轻、充电时间更短、续航里程更长。”公司董事长史迪新笑着说道,关键是价格更便宜。
在这辆电动公交车里,大部分坐椅沿车体两侧侧向排列,中间走道比普通公交车宽约一个身位。“电池重量不到2吨,比现在运行的电动公交轻1吨左右。”史迪新说,随着车重减少37%,车内容量增加了23%,意味着续航能力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车还自带车载充电机,可随时对接380伏动力电进行充电。“完全充电需3小时,续航200公里,30分钟即可充电80%。”史迪新介绍,这款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完成路面实验,具备量产条件。
“企业成立之初便瞄准电动车发展的三大瓶颈进行攻坚,用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史迪新介绍,这家2012年才成立的企业,目前仍以研发为主,员工中半数人员为科研人员。企业与乌克兰电动力学科学技术实验室合作,乌方4名专家由乌克兰工程院院士瓦连金·巴普洛维奇领衔。
经过近两年的研发,成都联腾动力在电机、电池、车载超大功能充电装置三大电动车核心关键部件上取得突破。“我们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电动汽车电机。”乌克兰专家安德烈介绍,电机重量减轻,体积减小三分之一,但其功效是目前使用的电机的2—3倍,这为电动车整车规划、设计方面都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同时,双方对电池本身进行改进,使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三成以上。
史迪新介绍,记者看到的这辆电动公交车使用的动力总成、驱动、充电及电池系统,全部由企业自主研发。从今年3月,企业开始推出产品以来,接到的订单每月都翻番。“我们之前规划一期是5万套产量,现在看来已经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