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能源汽车已推广近千辆

21.08.2014  13:44
核心提示: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沃尔沃汽车、吉利集团、上海瑞华集团、韩国SK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蓉发展,深圳沃特玛、美国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洽谈。同时,德国大众电动汽车全国首站路演活动、德国宝马电动汽车试乘试驾活动在成都市举行。

  更清洁、更环保、更具经济效益,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是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如今,成都已踏上这一高端成长型产业列车,正加速驶上快车道———

  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城市专用车等近千辆,累计行驶1300多万公里,节约汽柴油39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万吨;

  全市2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使成都在该项综合实力上位居中西部前列。重汽王牌、成都联腾动力、成都客车公司等一大批本土企业跃跃欲试,争取取得更大发展。

  先发优势

已推广近千辆

  早在几年前,成都就走在全国前列,确定以纯电动技术路线为发展方向,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2010年7月,成都成为第一轮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3年1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公布第二轮全国首批2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成都市再次名列其中。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成都市以规划为引领,以公共交通领域为突破,以应用环境为保障,示范运行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城市专用车、公务车、出租车等新能源汽车近1000辆,累计行驶1300多万公里,节约汽柴油39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万吨。

  据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车辆购置方面,成都开创出有条件分期付款方式的购车模式,既缓解了一次性购车资金压力,又解决了车辆及动力电池的售后维保问题,并促进生产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达到了多赢的效果;充电设施建设方面,采取政府主导编制规划,购车单位提供土地,成都电业局出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也同步运行,建立了监控信息平台,对示范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抓好相关制度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安全技术研究和日常安全督查,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产业实力

        位居中西部前列

        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极大地带动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成都市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4户,其中整车企业6户,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材料企业18户;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近30个新能源车型进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成都经开区作为成都汽车产业的一片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的“蛋糕”正越做越大。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在大力发展传统燃料汽车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沃尔沃汽车、吉利集团、上海瑞华集团、韩国SK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蓉发展,深圳沃特玛、美国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洽谈。同时,德国大众电动汽车全国首站路演活动、德国宝马电动汽车试乘试驾活动在成都市举行。

后劲十足

做强做优产业链条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了促进行业做强做大,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首先做强做优产业链条。坚持走集中集群集约的产业发展之路,以整车企业为龙头,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产业链全面发展,提升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和层次。

其次,支持突破技术瓶颈。围绕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研发及管理等关键技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重大研发成果,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优势企业。

同时,大力推进示范应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形成以示范应用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规划,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满足车辆充电需求。此外,对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在资金、能源、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制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同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车辆推广应用、充电设施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促进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