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广使用国Ⅴ汽油和柴油 年底前淘汰黄标车

26.09.2016  14:07

  市民在环境优美的东湖湿地公园品茶。摄影 谢明刚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健全绿色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按照《意见》,到2020年,成都生态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持续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打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城市定位,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该如何破题?我市又会采取哪些举措让成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呢?记者了解到,市环保局将进一步理清环保工作思路,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美丽成都行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努力让成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

  “当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改善成都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内在要求。

  近年来,市环保局扎实抓好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面,截至日前,全市建成区内累计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65台,提前完成了三年(2014-2016)累计淘汰75%的目标;中心城区120个建筑工地实现扬尘在线监测,淘汰黄标车5453辆、老旧车20629辆。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金堂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继续实施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10月1日起推广使用国Ⅴ汽油和柴油,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深化扬尘和餐饮油烟控制,年底前郊区(市)县建成区内中型以上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在水环境治理上,我市相继出台《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实施《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考核激励试行办法》;继续实施主要河道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督促区(市)县加大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以府河、江安河、新津南河、毗河、鹿溪河流域整治为重点,采用随机抽查方式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执法工作和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行动,加快饮用水源安全防护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在岷江上游来水同比减少的情况下,岷江、沱江等主要河段水质基本保持稳定,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下一步,将制定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削减方案,深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强化对各区(市)县政府水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在土壤治理上,市环保局积极抓好土壤等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宣传贯彻,启动《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开展10个涉重金属企业搬迁地污染调查评估;完成8个工业企业周边土壤风险点位布设。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启动1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有机肥厂建设等污染治理项目。下一步,市环保局将及时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指导全市科学有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底盘支撑。如何从环保角度服务经济发展?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以服务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环保局主动上门服务,优化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促进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对重大民生和符合产业政策、规划的项目,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积极推进并联审批,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顺利协调完成天府国际机场、李家岩水库等重大民生工程,地铁6号线、火车北站扩能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四川石化油品升级配套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的环评审批,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还严格环境准入,对“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严格把关,切实从源头控制污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环境质量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简政放权以服务经济发展。具体来看,要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环评分级审批管理制度,全面承接省厅下放审批权限;同时,加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服务,持续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服务轨道交通、双流机场扩能改造、‘三绕’高速路等重点项目。”该负责人说。

  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

  “双随机”突击检查重点企业

  同时,该负责人谈到,还必须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身体力行,让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治理成果。

  据了解,市环保局开展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和《成都市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研究制定工作;及时动态更新了国控、省控、市控企业数据库,强化环境监管;按照“两不两直”(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接奔赴现场、直接开展执法检查)原则,采取“双随机”(随机抽取企业、随机抽配人员)方式,对全市重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今后,市环保局将以偷排漏排等恶意违法排污行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以及非法处置危险废弃物等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通过规范、备案等方式妥善解决项目历史遗留问题。

  本报记者 缪梦羽

  点击成都生态环境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4%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4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4%;境内有国家、省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达1014.11平方公里;有国家、省、市级森林公园24个……打开成都的生态地图,一个个数据向市民交出了一张张“绿色成绩单”。一直以来,成都不乏对于“绿色”和“生态”的理解,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师法自然、尊崇自然,加快构建起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面貌、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出门赏花愿景正移步现实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要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构建“两山两环、两网六片”市域生态保护格局。

  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开展美丽成都行动,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无疑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为此,我市编制完成了《花重锦官城2015-2025规划》。将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传承花卉历史源流,立足好现状基础,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实现3年初现“花重锦官城”,6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目前,作为城市交通重要枢纽的三环路、武侯区成双大道等地的美化亮化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紫薇、红枫、三角梅等竞相盛放,市民出门即可赏花的愿景正在移步现实。

  良好生态本底 筑造动植物乐土

  平原湖泊、高山峡谷、森林河流、灌丛草甸……丰富的地形地貌特征,为成都带来的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丰富多样的野生物种。据了解,我市境内植物种类有3390种,占全国现有植物种类的十分之一。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连香树等古老珍稀物种)。

  今年3月,我市整理编撰了《成都鸟类名录1.0》,当中收纳了466种鸟类,皆为成都目前已观察到的或是有过记录的鸟类。根据统计,成都现有鸟种数量约占四川总数的64.09%,全国总数的31.9%。与一些面积相近的城市相比,区域内已知的鸟类多样性也是名列前茅。

  本报记者 王琳黎

  原标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现成都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