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05.01.2016  09:17

2016年刚刚开篇,1400多万成都人各自为新的一年开始忙碌。

在双流机场地服部工作的林琳,在新年夜见证了机场旅客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在成都工作的重庆人冯月,则开始了她期待的成渝高铁双城记;每天从光华大道到市中心上班的王思亮,可以通过地铁4号线快捷出行。每一个成都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都在感受着成都的交通变化。

展望成都交通,未来五年将带给成都人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速度更快、网络更广、线路更通达,“十三五”期间,成都将建成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航空

年旅客吞吐量将超6000万人次

2016年1月1日凌晨3:48,随着成都—芽庄VN479航班起飞离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15年12月31日所有计划航班全部执行完毕,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20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而“十三五”期间,成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超过6000万人次。

成都市物流办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12月,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5条,与71个国际及地区城市实现了通航,其中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航线41条。今后,成都航线拓展的重点仍然是国际航线。

下一步,成都将在加密欧洲、亚洲航线网络的基础上,加快开通北美、大洋洲及非洲的第二条新航线,重点突破完善10-15小时航程的洲际干线航线,进一步巩固成都在中西部的国家级枢纽及国际门户的地位,将成都建成连接欧洲、非洲、中东与东南亚、大洋洲、北美之间的理想中转地。按每年新开通3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的目标,到2020年,成都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航线将达55条。

铁路

力争建成“二环十射”对外网络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这是四川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出川高铁,成都与重庆的距离从之前的2小时缩短至1.5小时。等到正改造的沙坪坝站、重庆站完工后,成渝高铁全线运行时间最短可缩至1小时,且有望实现班次公交化开行。

重庆人冯月在成都工作,工作繁忙的她,有时一个月都难见父母一面,“父母开车来成都要三四个小时,之前坐高铁要2小时,现在成渝高铁通了,真正实现了双城记。”

未来成都将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对外铁路运输体系。“构建成都至重庆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周边省会城市兰州、西安、贵阳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三五”期间,这张交通画卷将徐徐铺开。该负责人说,东向将加快推进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工作,力争开建成都至达州高铁,接入渝西、沪汉蓉、郑万高铁,强化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系;南向建成成贵客专,强化与广西防城港、广州南沙港、孟加拉国达卡港等重点港口对接等;西向建成川藏铁路朝阳湖至雅安段,力争建成成都至西宁铁路,加快推进成都至格尔木铁路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等;北向建成西成客专、成兰铁路等项目,形成进京大通道,并与中亚铁路相接。

该负责人说,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建成成都铁路枢纽“二环十射”对外铁路网络,初步构建成渝西昆贵菱形经济圈高铁网骨架,实现与国家高铁骨干网络的直接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