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6个项目尝鲜“拨改租” 164个项目纳入PPP项目库

18.07.2016  08:08

   成都多种融资方式激活民间投资

   16个项目尝鲜“拨改租”,164个项目纳入PPP项目库

  成都市区连通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18号线正在加紧施工,记者日前从成都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服务中心获悉,该线路将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此前,成都已有多个PPP项目启动实施或完工,成为经济下行压力下,成都稳增长、促投资的一大亮点。

  一项测算表明,到2020年,仅解决200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一项,成都就需支出总成本约3360亿元,平均每年需承担672亿元。与之对应的,是财政资金投入、银行贷款等传统投融资渠道日渐狭窄。为此,成都以激活民间资本为突破口,相继出台《成都市政府租用企业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成都市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文件,为民间投资进入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综合管廊、生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设施等项目建设打开通道。

  因资金原因搁浅的双流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是通过PPP模式重获新生的项目之一。去年6月,双流将该项目的土建、安装、装修及总平工程部分,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寻求社会资本合作支持。最终,川投集团、中建一局和双流区政府组建项目公司,使迁建工程得以重启。

  目前,成都市纳入PPP项目库的项目已达164个,总投资2079.3亿元。

  激活民间投资,一种名为“拨改租”的全新融资方式,为成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加速度。

  5月,成都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改造方案对外公布。不同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这一次,项目建设资金将由承建单位——成都建工集团承担。待项目建成后,政府按照合同每年付给建工集团租金作为回报。“这已是成都启动实施的第三个‘BLT’(拨改租)项目。”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8月起,成都首次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拨改租”融资探索。该模式按照“建设—租赁—移交”的方式运行,即项目业主筹资建设或购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成都市政府授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与项目业主签订相关租用合同,政府授权部门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基础设施项目并支付租用费用。待租赁期结束后,整个项目将完全归政府所有。

  成都已共计实施16个“拨改租”项目,涉及总投资366.65亿元,包括红星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正在这一建设方式下有力推进。“拨改租”融资方式的实施,可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有效缓解地方财政的资金缺口,为多个项目提前实施或完工奠定基础。

  民间投资也有力支撑了成都投资“大盘”。1—5月,成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7.8亿元,同比增加13.9%,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记者 蒋君芳 陈碧红)

责任编辑:吴俊凡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