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中心城区新建17个公园
建设美丽中国的“成都版本”,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8月21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确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八大主要任务,探索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发展模式。
定位于建设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全国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成都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开发格局,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等目标。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加速期,面临特大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难题,具有典型性。“通过成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大型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军说。
确立边界:
全市划为四大功能区
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开发区,成都是我国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地貌类型、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几乎涵盖了全国大部分的类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按照成都的设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将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市域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红线。全市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分区。同时,构建由双核特大中心城市及若干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和特色镇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化形态格局。
提升效率:
重点开发地下空间
“到2017年,工业用地容积率达到1.5以上,工业用地亩均投资门槛提高至350万元以上。”成都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李全庆表示,成都将清理和盘活工业用地存量,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到2017年,城镇新增人均建设用地不大于100平方米。”同时,成都将合理开发城市立体空间,重点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及综合服务设施、地下交通网等地下设施和多功能地下综合体,着力推动地铁、人防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农村,将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市场决定征地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合理公平的征地补偿、利益分享机制。
排污治理:
2016年,全面淘汰“黄标车”
“到2015年底,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监管体系;到2016年,全面淘汰‘黄标车’。”发布会上,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张军透露了这一目标。同时,成都将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污染。“对于所有餐饮企业,都将安装净化装置;特大型餐饮企业,还将安装在线监控设施。”
“成都还要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逐步扩大全市禁煤区域,建立全市大气污染源清单和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开展中心城区道路尘土残存量监测研究和试点等。”张军说。到2017年,成都将实现重污染天数大幅度减少,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25%,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城市增绿:
中心城区新建17个公园
“围绕一、二、三环路和内环路、绕城高速,全面完成‘五环二十二线’林荫大道工程建设,建成1100公里绿道。”成都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刘可佳说。在中心城区,将增加公园绿地总量,新建新天府中心公园、东部副中心绿轴公园、熊猫生态公园、十陵青龙湖湿地公园等17个城市公园。同时,在旧城改造中因地制宜增加“邮票绿地”和“袖珍广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在节水的同时,成都将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在平原区利用低洼地带建设生态湿地,在城区倡导透水地面及下沉式绿地,在山丘区继续推进雨水利用工程,加强工业用水(主要是冷却水)、建筑用水、市政设施用水等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