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国际购物天堂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从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到国际购物天堂,成都正迎来一次新的“飞跃”。2015,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的发展战略。2016,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开局之年,增添商贸流通业提质增效新优势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提升成都商贸国际竞争力的实践更加引人关注。
新闻回放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去年6月,成都向全球发布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的发展战略,10月,《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购物天堂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标志着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计划》提出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成都区位优势明显、经济腹地广阔、文旅资源丰厚、商贸流通繁荣、经济外向度高、关联产业发达等优势为发展基础,以完善产品消费结构、扩大文旅规模空间、提升服务消费品质为实施路径,以实施商贸产业提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互联网+”价值提升、城市国际化营销、市场商品服务丰富五大行动为核心内容,通过落实21项工作任务,构建商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等多元一体的综合消费环境,在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届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达到2000亿美元,餐饮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2.15亿人次(其中,入境游达到7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570亿元(其中,购物消费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0%);全年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数量达到1000场(其中,国际性会展比例达到35%);中心城区国际信用卡支付普及率达到40%;中心城区商圈双语(英语/普通话)使用普及率达到15%;国际航线数量达到150条。
飞跃十三五
分“三步走”建设国际购物天堂
2020年建成区域性贸易中心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提高成都商贸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按照计划,我市将分别用5年时间,实现建成区域性贸易中心、建成国际区域性商旅文展复合中心、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这样一个“三步走”的工作目标。
其中,近期目标为到2020年即“十三五”末建成区域性贸易中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00亿元,外贸进出口达到800 亿美元,餐饮业销售收入达到780 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 2.09 亿人次(其中,入境游达到3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470 亿元(其中,购物消费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全年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数量达到700场(其中,国际性会展活动比例达到25%);自主创新与老字号升级优化品牌达到200个;国际一线品牌引进率达到90%,购物中心单位面积人流量达到0.6人次/平方米/天。
见证者讲述
特色街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外地客人多了 商业业态调了 街区销售涨了
特色商业街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商旅文会融合发展、拉动消费和城市旅游、打造城市“名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我市目前的四条中国特色商业街中,青羊区就有琴台路、宽窄巷子、优品天地三条,被誉为“西部特色街第一区”。
1月4日,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青羊区特色街区办公室负责人方诗武一大早就来到优品天地特色街了解元旦期间的商品销售和整体经营情况。“这几天天气好,出门晒太阳逛商场的市民多,加上省内其他城市的游客也来‘助阵’,生意还不错。”转了一圈,一路上边走边问,商家们的回答让他心里有了底。“去年成都提出建设国际购物天堂,特色街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年青羊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购物天堂五年行动计划将全面实施,特色街在调整业态、提升形态、优化文态方面也要加快脚步。”
【昔日辉煌】
青羊特色街
去年销售额已近2009年三倍
记录古蜀文化的金沙、承载汉唐文化的琴台路、代表成都民俗文化的文殊坊……于一座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街道而言,特色街总是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因为在这里既积淀着千年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更涌动着现代商业与文明的繁华。
“在成都提出建设国际购物天堂这一目标的时候,就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购物天堂应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同时,注入大量的中国化、本土化创新元素。”方诗武说,为了实现这样的构想,需要围绕打造“法制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特色体验为支柱、城市功能为载体、商品服务为亮点,推动政务服务与城市环境融合、文化特色与消费体验融合、商业结构与国际交流融合、商业形态与旅游会展相借势,着力提升市场的开放度、服务的美誉度、功能的完善度、消费的活跃度,推进商贸、旅游、金融、文化、会展、餐饮等服务业融合创新集聚发展,加快特色品牌消费国际化,国际品牌消费本土化,着力激发城市整体消费市场活力、增加外来消费吸附能力,形成商品消费、文化消费、服务消费三位一体的综合环境,提高城市的世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与单个百货或购物中心相比,特色街因其独有的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形成了产业融合的独特优势,能更好满足当前人们注重体验式消费的新需求,是建设国际购物天堂十分重要的载体。”作为三条“国字号”特色街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方诗武用一组数据进一步向记者说明了自己的观点:2009年他们对特色街年度发展情况进行统计时,全区特色街的销售额为52.8亿元,客流量为4233万人次,而2015年1-10月,该区特色街的销售额已达到150亿元,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客人8976万人次,分别比2009年时增长了184.1%和112.05%。
【今朝行动】
七大特色街
联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岁末年初是零售商业的一个黄金时段,”方诗武告诉记者,为了抓住时机,下好“促消费”这盘棋,他们紧扣“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这一发展战略,以“建设国际具有影响力购物天堂·青羊在行动”为活动主题,从去年12月25日起,整合全区7个特色街区、9大商超及景区和数千家百货商场、数码家电、医药保健、餐饮娱乐等领域的商业门店,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2016青羊区新春欢乐购”活动。
“随着网购的消费力不断增长,传统的实体商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在鼓励商家自己主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也在试图通过新春欢乐购这样的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商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尽管现在一些特色街在实现WIFI全覆盖方面还有一些硬件上的困难,但方诗武很清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方向,只有依托“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无缝结合,才能打造一个最大范围、全民参与、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的年货购物平台,更好集聚人气、商气。所以,与往年的新春欢乐购不同,除了传统的线下促销方式外,今年还通过整合餐饮、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行业资源,开展“等额红包大派送”“智慧餐饮进社区”“扫微信马上送”等活动,串联起其间各个板块的亮点活动,以满足年轻一代的新型消费需求。
【业态调整】
特色街人流不断的背后
商、客结构正在悄然变化
然而,要使特色街发展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依靠历史形成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只是第一步,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错位竞争和差异发展。通过业态调整,完善街区入驻企业的引入和退出机制,才能让特色街的特色更鲜明,并成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更显著的商圈经济核心载体。
位于市中心的“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城市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2008年下半年,琴台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琴台路商会秘书长方诗武调任正在筹建中的青羊区特色街区办公室负责人一职,同年,被称为“最成都”的宽窄巷子正式开街。一年后,宽窄巷子便成功跻身中国特色商业街的行列。
“这几年过去了,在宽窄巷子一直熙熙攘攘、人流不断的背后,无论是游客还是商家,人群的组成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说着,方诗武又为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自2008年宽窄巷子开街至今,每年到访游客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度到访宽窄巷子游客约800万人次,2011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2年以来年度游客数量保持在1500万人次上下,“最早开街的时候,宽窄巷子70%都是爱热闹、看新鲜的成都本地人,现在70%都是外地人了。”与此同时,2009年宽窄巷子街区商家数量为55家,2011年80家,截至2015年底商家数量为113家。在这些商户中,2009年-2011年期间,特色餐饮比例约占35%;文化创意类业态25%;休闲服务类占约40%;2012年起,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街区部分业态进行了调整,加重了文化创意类业态的比例,引入特色精品酒店;截至2015年底,按照经营面积,特色餐饮商家约占30%;文化创意业态占约30%;休闲服务类约20%,特色精品酒店20%,“随着业态调整,宽窄巷子整个街区的营业额也在2015年继续增长,达到3.5亿元。”
【服务升级】
开发特色街区公共服务平台
从“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型
不仅是宽窄巷子,过去一年,琴台路积极引进高端品牌,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元“四川爱弥儿母婴护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的“四川文顽商贸公司”和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好多熊猫”主题酒店,使得特色街区行业类型更加丰富;文殊坊集聚了特色商家98家,强化非遗主题特色街的建设,扩大非遗特色街的影响,入驻了17家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工坊的文殊坊非遗手工技艺主题街区运营良好,以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产品展销方式,非遗特色街的商家经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太升路由通讯市场的单一业态提档升级为集合通讯、商务、商业等综合业态为一体的复合型特色街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业态调整既带动了街区业态品质的提升,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了特色街区的经济稳步实现增长。
看着这些特色街一点点的变化和发展,方诗武感慨良多,“新春欢乐购开展的这些活动是我们通过互联网+提升特色街购物体验的开始。”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特色街区公共服务平台营运的开发、应用,信息基础设施WIFI的建设工作;以宽窄巷子、琴台路、文殊坊先行试点,分批实施。以推动全区特色街区从“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发展空间和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发展为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性的特色商业街移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尹婷婷 摄影 谢明刚 杨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