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立信用“红黑名单” 交通失信恐影响公务员报考

22.05.2015  12:23

  建立信用“红黑名单”、打造信息信用大数据平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等与交通失信行为联动……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编制的《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据了解,这也是我市第一部社会信用专项规划。

  按照《规划》构想,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据介绍,未来5年我市将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建设。守信者将在财税商资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和激励政策,同时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即相应建立信用“红黑名单”。如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其奖惩纪录、考核结果等诚信状况今后将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等。此外,在工程建设、商务流通、医药卫生等领域,将对从业人员及相关市场主体建立信用数据库,大力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级,对失信者将披露“黑名单”,直至“封杀”其进入相关领域。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翼刚说,此后将按照技术标准打造统一信用平台,确保省内外各城市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据介绍,成都将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适时启动建设成都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成都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