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味:大户人家的过年往事 门庭若市排队送礼
成都市民赵曦林今年80岁,他自小生活在大户人家——民国时期,他祖父在四川省政府做秘书长,他大伯父是国民党的团副,他父亲从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家里开了个律师事务所。
小时候,赵曦林和祖父、父亲、伯父、姑姑等一大家子人住在娘娘庙街61号,也就是今天长顺上街、商业街一带。“在1942年我们分家以前,全家老小有三十几口人在一起吃饭。很多春节往事,想起来格外温馨。”他说。
祭灶“开”年 牌位前摆供品
赵曦林回忆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后一个春节的情景:“那年腊月二十三,家里首先要祭灶。记得当时我们的大厨房在堂屋后面的最里面,从我的卧室去大厨房,要经过黑黢黢的大花园。我当时是小娃娃,一个人都不敢走,要跟大人一起。”赵曦林说。
当时,灶神供在大厨房的角落里的一张小桌子上,年幼的赵曦林需要踩在一张凳子上才能敬上香。“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腊月二十八九左右再接灶神,除了要给灶神上香,还要点上两支蜡烛,并在牌位前摆上一些供品。“那时长顺上街有一间很有名的,叫青华居的点心铺子,祭灶的供品里面有点心,平常我们家吃的点心都是去这家买。他们家的红糖米花糖在全成都都很有名气。”
当除夕临近的时候,年味也越来越浓。家里的佃户会提前把米、腊肉、黄粑等等年货备好送来。年节前还有一个重要事情是祭祖。赵曦林还记得,堂屋的里面是神龛,正中间是一块黑漆漆的牌子,上面有“天地君亲师赵氏祖宗”字样,两边则对称摆着赵家祖先的画像。
先得磕头 才能拿压岁钱
对孩子来说,除夕意味着可以拿压岁钱。吃过晚饭,堂屋内要铺上地毯,家里的长辈坐在上面,晚辈给长辈磕头,“一开始是我祖父和后祖母坐着,所有人给他们磕头,然后我的爸爸、伯伯们可以坐下来,我们小辈再分别给他们磕头,每磕一个头,小朋友就能得到一份压岁钱,多是几分钱的镍币,有些也能得到银元。常常一圈磕下来,头都是晕的。”
磕完头后,大家人就可以玩耍了,大人是一年中难得的可以打麻将的时间,小朋友们常常聚在一起玩一种叫“升官图”的游戏,在一张纸上,标有举人、探花、榜眼、状元、翰林等不同等级的名字,小孩子每人一个,以掷骰子的方式决定走几步,看谁升官升得快。
赵曦林说,家里三十几口人吃饭,平时祖父定的规矩就是以够吃为原则,不准浪费,过年也是吃好吃的时间段,菜品相较平时会丰盛很多。大年初一一早,要吃汤圆,叫做“抢元宝”,汤圆的馅料是赵曦林的四叔盯着厨房自己弄的,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
赵曦林说,初一这天有两个规矩:第一是不动刀,第二是不扫地。初一当天要吃的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洗干净和切好,初一当天只管下锅。初二以后就开始走亲戚。除了去亲戚家做客,当然也有亲戚上门来。
办慈善堂 印票接济穷人
在赵曦林的记忆中,民国三十年春节前后,祖父赵鼎青是省政府的秘书长,权力不小,因此过年期间总有很多政商界的人,排队来拜年送礼,其中很多人是借机来搭建关系好日后行官运的,可谓门庭若市。不久后他辞去了在省政府的职务,就有点冷清了。
其间邓锡侯当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后,曾想请赵鼎青出来继续作省政府秘书长,但赵鼎青没答应。“我祖父赋闲在家后,在金玉街办了一个‘两仪慈善堂’。”
在赵曦林的记忆里,慈善堂是在日本轰炸成都后留下的一个大坝子上修房子盖成的,里面供的有神像,平时还有些人来慈善堂求符念经。
“那些年春节期间,祖父都要我们兄弟姐妹帮忙往‘钱、米、油’票上盖章。”赵曦林说,当时附近有些穷苦人家,赵鼎青就会年节前在几十本钱票、油票、米票上盖章,每本有近百张,上面写的有铺子的名字、地址、每一张票能领多少东西,拿到这个盖章票子的人就能去店里面凭票领相应的东西,如米、钱和菜油等,过年过节吃。“我当时只有十一二岁,年前盖这个章要盖到手酸。发票的时候,慈善堂一些信众也来帮忙一起发。”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