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经济区 当好四川创新发展的“火车头”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祖明远 吴晓彤) 进入2017年,在四川创新能力最突出的成都平原经济区,两座以科学、科技为名的“新城”,不约而同地加速引擎: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迎来了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创新资源正不断汇聚,目标直指“西部创新第一城”;在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正进入建设高峰期,年内将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迎接一系列军民融合项目落地。
这些都揭示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创新驱动。
2015年,四川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主力,成德绵接过了先行先试的重任,率先在科技创新、体制障碍破除、军民深度融合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快” 当好四川创新发展的“火车头”
创新的效果正以惊人的速度涌现。
2016年8月30日,成都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份涉及7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14亿元的协议,从签约双方的首次接触开始,只用了105天。
7个多月后,协议中最受瞩目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已在成都科学城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开工。跟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的脚步,以民航数据为代表的空天数据、以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技术为代表的特种功能材料、以量子陀螺为代表的微纳电子等一批航空航天领域的尖端项目也来到这里,携手成都科学城,共同“起飞”。
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北部,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也进入加速期。
翻开2017年项目表格:集中发展区核心区今年要实施5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介绍,随着道路、管网的完善,未来这里将成为绵阳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承载地。
快,不仅体现在项目建设方面。
走进全国首个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大屏幕上不断刷新着绵阳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政策:凭借军工订单即可融资、拿到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将享受一定补助⋯⋯
凭借一份军工订单,绵阳市金华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就申请到了200万元的贷款,缓解了流动资金的紧张。而在过去,该公司除必须提供抵押物外,还需等至少两周。
未来绵阳还将依托军民融合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为上游各级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届时,其上下游企业可在线上完成申请、审批等环节,最快在申请当天就能实现放款。
“新” 给老问题找新出路
步入东方电机发电机装配净化区,仿佛来到了未来工厂:光束有规律地闪动,三台机器手臂有序地忙碌,每张硅钢片都被零误差地叠放起来。“智能”贯穿了发电机制造的各个环节。
作为工业大市,德阳也面临着“传统工业如何升级”的问题。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其升级投入往往令其“有心无力”。
为此,德阳采取“互联网+智能制造”思路,打造了装备制造工业云。
工业云可为企业提供标准、规范和可共享的制造服务,例如提升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据测算,一家中小微企业通过云服务方式来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可把30万至40万的投入削减到几万元。
同时,工业云也可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生产和订单的众包。工业云根据生产任务需求将派工单等信息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车间终端,把一叶叶“孤舟”连成了“航母”。
互联网思路,也让技术成果转化变得更顺畅。
“如何畅通渠道,让军工科研院所的技术变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是军民融合面临的老问题。过去,因信息不对称,技术供需双方往往很难“对上眼”,使得一些技术成果“冷藏”在实验室。
为此,绵阳搭建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一方面与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链接,发布技术需求;一方面则收录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成果。仅依靠线下平台,2016年就实现8.3亿元交易额,比2015年增长25%。
据了解,几个月后,该交易中心将启动线上交易平台,这意味着从绵阳起步的这套模式将覆盖全国,成为军民两用技术领域的“淘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