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精神 成都师范学院6旬女教授母亲去世时仍坚持把课上完

14.05.2014  02:21
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成都师范学院法学教授李志平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肖锋)她叫李志平,今年底满60岁,是成都师范学院法学教授,眼睛高度近视,并患有美尼尔氏综合症。从教30多年,她爱岗敬业,从未缺课,以高尚的师德坚守自己的职业信念。三年前,正在给学生上课的她获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仍强忍悲痛,坚持把最后一节课上完。

2014年5月13日下午,在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学校推选老、中、青教师代表、优秀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以自己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诚信做事、励志笃行的经历和故事诠释师德精神,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的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才第一次被大家知道。

学生心中的“婆婆

干练,严谨,精神十足。”这是李志平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或许与她从事法学专业相关。但现实生活中,李教授其实是相当平易近人的,同学们都尊称她为“婆婆”。从青年时代,到年近花甲,三尺讲台无疑是她人生主要的舞台。而这份执着和坚守,她一踏足就是30多年。

担任法学课程,带大一、大二基础课,兼任教学督导,指导青年教师。”她说,亲情的别离是心中永远的伤痛,但只有当投入到讲台上,她才能将之有所忘却。时隔三年,再次谈起当年的情形,“李婆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伤痛。只是,这份伤痛已潜移默化地被成都师范学院里的三尺讲台和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无形化解。

校园里的“坚守者

年近六旬,坚持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从不缺课。”谈起李志平教授,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黄亚宁部长难掩敬佩之情。“爱岗敬业,真是令人钦佩的好老师。”黄亚宁部长用一句话这样总结道。

据四川在线记者了解,李志平教授在母亲病重期间,从未向学校请一天假,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家里两头跑。而这份辛苦,她一直默默承担,也从未向学校领导提出任何要求。“好好坚持上课,不要影响工作。”母亲临终前半年的话语一直在她耳边回响,而这份叮咛她不但铭记脑海,而且还落实到行动中,并践行到课堂上。据记者了解,那一天,直到上完最后一堂课,她才匆忙赶回家处理母亲的后事。

师者们的“楷模

我热爱教育,喜爱学生,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思奉献在教育这个舞台。”李志平教授说,她将以对工作的坚守,来表达对母亲的哀思。而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从未因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的丝毫褪色。

据四川在线记者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末来成都师范学院工作,到如今仍坚持一堂课不迟到不缺席。20多年成都师范学院从教生涯,她见证了学校从成人高校改建成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而对于学院,她亦有着深厚的爱校情结。

爱学习新知,爱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坚持精心备课、认真教学,凡是学生有问题即使推迟回家,也要做到有问必答,表现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师风。”同事们眼里,尽管已近退休的她,依然保持着一颗许多年轻人都难以比拟的上进心,并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

她说:“我要以更加勤奋的工作态度使自己的教师生涯圆满收官。”为此,她克服视力差和电脑操作方面的困难,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并认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用执着和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岗敬业精神。

学校力荐的“好老师

李志平教授的师德精神和职业素养,既是成都师范学院的骄傲,也是我们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是令人景仰的人民教师高贵风尚,我们将铭记于心,牢记于行,并不断推行它。”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曹子建说,受李志平教授事迹的感召,在当天举行的学习、交流会上,不少老师和学生的事迹被相继“挖掘”出来。

无论是中年教师伯先数年坚持用假期为留守儿童办“果筐学堂”,在平淡中折射师德的光辉;还是青年教师何旭主动请缨到教学一线,用创新的课堂精心讲述如何传承教书育人事业;亦或是化生学院校友李娟用优异的专业成绩荣获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全面的综合素质荣获”Legend star全国大学生商业策划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他们皆以立志现身教育事业精神,带着梦想不断前行。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加大师德养成教育工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实践推进、资源发掘、形式创新,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路径、方法。”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曹子建说,学院将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