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长葛红林:成都可以有雾,但不能有霾

31.12.2013  08:58

多条大气整治措施明年密集落地

本报讯(记者 冉倩婷)“成都可以有雾,但不能有霾。”在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成都市长葛红林强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居环境是今后成都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加大环境治理、推动城市生态绿色发展的多条举措将在明年“密集”落地落实。

地理条件决定成都容易起雾,但近年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目前,成都降雨量明显减少,静风天数增加,绿化吸附能力减弱,污染量不断上升。”成都市社科院院长陈蛇介绍,依靠空气“自我净化”已不现实,必须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和重污染天气的应对能力。“多条大气整治的措施将从明年初密集落实。”成都市环保局局长陈琳介绍,除了在全市范围开展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外,还将组建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控中心、开展大气污染科研、建设空气质量超级子站等。在全面实施改善空气质量“十项措施”基础上,将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治理,加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从严治理涉气企业污染,全面加强企业在线监控,坚持不达标就停产的刚性要求。新开发的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系统即将投入使用,成都即将全新打造的排污权交易平台,探索倒逼企业节能减排。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