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学校出台首个《手机管理办法》

04.03.2015  12:02
          开学典礼是入学的第一课,“大力倡导网络文明,注重提升媒介素养”!3月2日,成都二十中的开学典礼,拉开了金牛区中小学生全面推行文明使用网络、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序幕。   经过详实地调查之后,该校还推出了《网络文明公约》、《学生手机管理办法》。据悉,这在成都中学中还是首创!相关人士介绍,成都市金牛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西部还是第一个,成都市教育局和相关高校一起,已将此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    开学典礼上,校长倡“文明上网,规范使用手机”   在开学典礼上,成都二十中校长胡铃冬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手机对校园渗透的利弊,“在网络世界里,珠玉和瓦砾并存,真理和谎言同列,需要我们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头脑,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不煽动负面情绪,不鼓吹歪理,主动做网络文明的卫士。坚决抵制那些失德、失范、失序,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违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象。当我们面对电脑屏幕时,我们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同时也面对着自己的良知,作为中学生要自觉树立除弊兴利的意识,让网络为我们的学习鼓劲,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加力。”   开学典礼最后,该校学生会主席王朝鑫作了“坚守网络文明、规范手机使用、树立文明新风”的主题发言。和35名同学一起发起“文明上网,规范使用手机”的倡议,希望同学们牢记“正心、慎独、修身”的古训,提升自己的素养,文明使用互联网,合理使用手机,自觉规避互联网和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代表们还在倡议书上贴上了全校同学的签名帖,将全体同学的承诺和誓言镌刻在记忆的深处。    本学期起,学生手机“可进校但要严管”   “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到校”近年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未有结果的话题,一方面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学生有时确实需要,另一方面确实手机进校后影响老师上课、影响学习的事又客观存在。   “很多学校抵触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主要是怕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玩游戏,上网等等。堵不如疏!”成都二十中胡铃冬校长说:“该校学生可以带手机到校,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手机使用规定,如果违规了,将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包括暂管手机。”据介绍,学校制作了专门的手机违规登记表,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一旦违规,将进行登记。登记表包括学生姓名、学生班级、手机型号和号码,上面还有手机违规情况登记。以及违规手机由学校暂时代管的起止时限。违规手机被代管时间到了,必须填写专门的领取条,家长签字后才能领取。   据悉,该校德育处从上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经过调研、讨论、修订等形成了《成都二十中学生手机管理办法》,该《办法》目前正在试行阶段,并将于2015年3月1日在全校正式实施。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成都二十中这样详尽、全面的手机管理条例还是首创,对成都的其他学校有借鉴意义。    提升网络,学生认识很深刻   王朝鑫是高二六班学生,他认为:“在这个上网几乎成为必备技能、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台的时代,互联网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虚拟的互联网平台上,我们好像可以畅所欲言,并在这秘境中找到我们的归属。而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有的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手机游戏,有的中学生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泄自己隐藏的怒火,挑起骂战。再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造谣中伤他人,诋毁党和国家。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更带来了严峻的伦理问题——让每一个人自我封闭在方寸空间中,减少了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种种问题已经足够给我们得到警示。”   “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守网络文明,规范手机使用,除了通过外部规纪的约束外,我们应该时刻树立“文明使用互联网、合理使用手机”的意识。互联网和手机导致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互联网和手机,追根到底,其实是我们自身的素质还不够,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 互联网和手机是双刃剑,既使得一部分人得到便捷,也使得一部分人堕落。互联网和手机更是一把镜子,让人性深处的恶劣无所遁形。“坚守网络文明、规范手机使用、树立文明新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应当提升素养,修身正己。 (刘苗 赖波 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