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怎么制定? 成都市人大广邀市民提意见

29.05.2015  11:47
    “地铁票价该怎么确定?”“能不能带宠物乘地铁?”“地铁站安全检查要查些什么?”……5月28日,记者从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暂定名)(以下简称《条例》)正在进行立法前评估,用以规范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安全检查、乘客行为等相关内容。     《条例》该如何写?成都人大发出邀请,即日起到7月31日,广大市民可向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条例》内容可能出现的焦点问题,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也做了相关梳理。   焦点一:票价怎么定?     自“交通先行”战略实施以来,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建成项目4个,总里程61公里。而根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第一、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到2020年,成都市将累计建成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约350公里。     目前,成都市地铁1号线南延线即将开通运营。1号线南延线开通后,成都地铁既有路线最长的行车区间将是从2号线东延线的龙泉驿站到1号线南延线的广都站,票价定为7元。随着轨道交通线路越来越多,未来,轨道交通票价要怎么定?定价或者票价调整前要不要举行听证会?这些内容或将在《条例》中得到明确。   焦点二:车内秩序怎么维持?     从客流强度看,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建成开通地铁项目4个,包括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及东西延线,总运营里程61公里,网络日均客运量约95万乘次,高峰最大断面客流2.6万人次/小时,地铁客流强度跃居全国第五。     大客流量下,怎样才能让轨道交通环境更好?乘坐更舒适?     《条例》中是否应该对在成都的轨道交通车厢里吃东西做禁止性规定?对破坏轨道交通环境,如乱扔垃圾、乱吐痰、乱写乱画等行为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罚?市民可在《条例》正式出台前,提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