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社科普及基地经验交流集锦

08.06.2016  14:27

在今年的社科普及基地交流会中,荣获首批市级社科普及基地的负责人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成都市青羊区青少年宫主任黄芳介绍了青少年创新教育社科普及基地的主要活动及经验。(一)加强阵地建设,软件、硬件齐头并进。(二)把社科普及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三)加强与各知名协会团结协同,取得双赢。(四)坚持社科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地活动的开展均注重发挥青少年宫、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力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了社科普及教育的网络系统,使社科普及教育深入人心。

武侯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田许明介绍了武侯区市民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实施情况。基地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组织网络和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市民社科普及的工作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具有时代感的群众社科普及活动,提高了市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习环境的协调发展。(二)丰富活动载体,推动学习形式的协调发展。(三)加强单位合作,推动学习空间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的措施,整体推进了武侯区市民社科普及基地的优质、高位与协调发展。推动了武侯区整体社科普及活动的协调发展。

双流区城管局副局长李跃先阐述了双流区绿色环保社科普及基地建设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区内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社科普及宣传工作,创新社科普及工作内容和形式,以居民小区为阵地,以中小学生为突破口,扩大社科普及宣传的覆盖面,制定科学的评价奖惩办法,更好地开展社科普及工作。(一)印制社科普及书本。(二)持续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广场LED、出租车LED顶灯、公交站牌广告等媒介进行社科普及宣传。(三)定向特色社科普及宣传。通过方式多样的业务培训、现场参观、文艺汇演、奖励表彰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宝山村党委书记贾卿同志介绍了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社科普及基地基本情况并阐述了基地的特色及成效,指出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社科普及基地是以宝山历史、宝山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党性教育基地展厅为依托,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社科普及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社科普及阵地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以宝山村史展厅为主体,发挥基地教育功能,凝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二)以宝山旅游资源为载体,发挥基地带动功能,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三)以宝山精神为引领,发挥基地传播功能,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下一步,基地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旅游,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首先,加强宝山旅游智慧景区的建设,全力打造宝山“一三产业互动、乡村体验旅游”的新亮点,推动智慧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全面融合;其次,创办村长培训学院,明确以发展新农村建设为最高目标,打造乡村合作发展平台,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最后,打好坚实的宝山新农村后续配套基础,成功举办今年9月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全面展示宝山新农村建设成果。

都江堰市文化艺术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都江堰市文化馆馆长任宏波指出都江堰市文化馆成功创建首批市级社科普及基地以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优势,始终紧跟形势谋发展,围绕中心做工作,盯住末端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有力,对普及提升市民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基地工作重点主要在文化艺术普及和共享方面,包括民俗、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武术、健身、养生等方面。(一)始终突出艺术普及,品牌活动生动活泼。(二)始终突出文化共享,文化惠民深入扎实。(三)始终注重宣传工作,宣传报道有声有色。(四)始终突出文化弘扬传承,非遗工作富有成效。(五)始终突出公益培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目前,基地正在筹备建立都江堰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立足本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特色优势,把本基地的主题方向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将社科普及工作长期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文章来源:成都市社科联 网站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