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解读
一、背景和意义
(一)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基本目标和发展任务。成都市需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成都教育信息化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实现成都教育“四化融合”,建设智慧成都发展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均衡化的有力支持和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是推进国际化的动力引擎和重要路径。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成都四化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成都教育活力,深化改革创新,真正把成都教育办成“学有良教、品质卓越”。成都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实施“宽带成都”和“智慧成都”工程。教育信息化规划制订和实施,将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智慧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推动教育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转变,助推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信息化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同时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学生学习向人的一生延伸,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编制过程
编制分准备、拟稿、征求意见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在充分学习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广泛收集和了解部分省市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和行动方案。成都市技装所成立起草小组,初步制订规划框架。
(二)拟稿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在充分借鉴和参考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草拟《规划》初稿。在拟稿过程中,通过视频会议、书面建议等方式充分听取区(市)县、直属学校相关部门的意见。
(三)征求意见(2014年4月—10月)为了使规划更具前瞻性、引领性和操作性,邀请部分国内相关部门的知名专家(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对规划再次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在此期间,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两次发文书面征求各区(市)县教育局、直属学校、市教育局各处室意见。9月征求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意见。根据各方意见建议,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规划》。
三、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现状。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基础建设全面加强,二是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三是“四化”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确立了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为重点,全面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模式创新,在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教育强市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规划,坚持四化融合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用驱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健全发展体制机制”的工作原则。
第三部分:发展目标和任务。确立全面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全面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育教学评价的深刻变革,全面达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明确了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未来学校”试点,实现全域成都数字校园环境、数字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服务的三个“全面覆盖”,进一步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信息化管理和领导水平等四个“整体提升”,初步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成都智慧教育体系的发展任务。
第四部分:重点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城乡师生信息素养同步提升工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工程、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工程、教育治理能力信息化工程等六大工程。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重点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评估督导等方面加强保障,确保教育信息化健康、创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