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2.08.2014  10:15

  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三大定位

  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定位

  成都将在西部率先解决好平稳增长和加快转型的关系,引领西部地区城市转型发展。

  全国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区定位

  成都将力争在政策法规制定、政府目标考核、干部政绩考核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探索、先行先试。

  长江流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定位

  成都将传承都江堰蜀水文明精髓,着重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建设、水文化塑造等方面构建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成都将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开发格局,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昨日,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军介绍,7月下旬,成都市正式获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6部委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标志着成都正式启动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他介绍,示范区的定位是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全国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区、长江流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根据发展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成都将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推广的路径和做法。

  在示范区的建设方面,成都提出八大主要任务。其中,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成都将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市域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红线,将全市划分为4大总体功能分区。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化形态格局。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方面,成都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将落后产能淘汰向更深层次推进。

  在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成都大力推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重点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成都将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格局,加大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制定《成都市生态保护条例》,编制《成都市生态保护总体规划》,落实刚性保护生态资源的各项措施。

  在全面加强节能降耗,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成都将出台《成都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继续加快构建公共交通网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实施政府绿色采购,逐步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绿色产品市场体系”。

  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塑造水生态文明典范方面,成都将促进生态文化与城市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建成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区域生态文化体系。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方面,成都将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评价反馈机制,创新目标体系、考核办法、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加大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力度,促进城乡生态形态转型升级。

  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全面支撑体系方面,成都将加强生态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制定、统计监测和执法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同时,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础和经验,大力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农村新型综合体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力度,促进城乡生态形态转型升级。

  刘兴军表示,成都还将着力围绕国家对成都明确提出的“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量交易制度;探索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两项重点制度创新,努力探索,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为成都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