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属国企负责人 安全生产业绩挂钩薪酬任免

06.09.2016  19:17

  制图 李开红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日前,成都正式出台了《成都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成都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三大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法治化、科技化、社会化水平,建设成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这是安全生产规划第一次纳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也是市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专项规划。

  落实主体责任 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为确保“十三五”末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推进实施九大重点工程,力争将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治理水平提档升级。

  “‘一票否决’,就是要追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主体,倒逼企业自觉参与、重视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市安监局副局长叶永清介绍,为推动国企成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表率,市国资委建立了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业绩与薪酬、任免挂钩制度,严格安全责任追究,严肃安全生产工作问责。

  2016年底前,全市所有企业要完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2020年前,各区(市)县政府培育100家、市级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培育50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

  尤其涉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十八个重点行业领域,我市将通过建设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平台预警分中心、烟花爆竹产品流向登记等机构和制度,确保系统建立率达到100%,即所有重大危险源可监控、可溯源、可追责。

  夯实救援基础

  每个区市县至少1支应急救援队伍

  为夯实救援基础,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规划》要求,成都市在未来5年将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弥补就近救援薄弱的问题。

  记者从成都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了解到,成都市已出台《工业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根据我市工业布局情况,建设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网格化管理救援队伍。目前以彭州和龙泉为重点,到2020年,每个区(市)县至少要有1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一旦发生,能就近、及时、科学、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立足园区覆盖全区,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应急救援服务新模式。”该中心负责人表示。

  同时,《规划》明确,要建设成都市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加快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我市还将探索建立应急救援补偿长效机制,规范救援队伍调动程序,积极探索跨领域、跨行业救援和社会救援补偿办法,推动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治理

  三级安监机构信息共享

  目前,我市正在逐步建立起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以企业自查自报自改、政府监管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四上”(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企业全部进入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2020年底,全市重点行业(领域)所有企业进入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

  “要监管还要治理,一旦隐患排查系统中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将及时治理,确保整改率不低于95%。”叶永清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警示约谈、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推行事故隐患登记、销号和查询管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同时,2016年底前,全市安监机构基本建成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纵与国家、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共享,横与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之间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标准化达标信息和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信息等的互通共享。

  信息共享后,具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将进入“黑名单”,在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政府采购等方面强化约束。“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惩戒、警示作用,让安全深入人心。”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