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力推进“两大体系、十大平台”建设
原标题: 用科技编织“关住权力的笼子”
核心提示
成都市纪委监察局推出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将信息科技有机融入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将廉政风险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岗位人员,依靠科技手段编织出一个“关住权力的笼子”。
“临近春节了,你们有啥子办法防止请客送礼、大吃大喝这些问题呢?”1月23日上午,市纪委常委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新浪网友的提问不断从“@廉洁成都”微博对话框弹出来。成都市纪委监察局政务微博首次做客新浪微访谈,短短1个半小时,“@廉洁成都”共收到网友提问1098个,现场答复49个。
近年来,成都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两大体系、十大平台”建设,把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全面融入权力监督、市场监管、资金监控以及机关办公办案业务流程中,有效拓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自动化办公
节约耗材一大半
据介绍,“两大体系、十大平台”是市纪委监察局依托纪检监察专网构建的内部办公办案体系,推广应用了包括综合办公平台、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档案管理平台、综合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等四大平台。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构建的外部监督体系,开发应用了包括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党风廉政责任监管平台、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反腐倡廉宣教互动平台等六大平台。目前,内部办公体系的“四大平台”,已实现市、县两级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办公自动化,委局机关办公用纸、打印耗材节约50%以上”。
通过搭建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成都实现了信访、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等业务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同时还开发了远程办案指挥系统和信访举报远程视频系统。
电子眼监察
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系统是规范权力运行、增强监督实效的外部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成都市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模式的新举措。在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开发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主要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特许经营权出让等交易项目,实施电子监察和预警纠错。
市纪委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于去年9月正式运行,“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弹出预警信息,显示出现的风险点在哪个项目,编号是多少,在哪个流程段,在哪个流程岗位,是什么类型的风险,风险的等级是几级。”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对进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的855个交易项目实施电子监察,实时预警8次,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8次。
基层监管平台
乡镇(街道)全覆盖
基层党风廉政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成都市纪委监察局将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作为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中国成都”门户网站,打造集公开互动、在线服务、全程监控、实时预警和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平台有效覆盖了全市316个乡镇(街道)和3345个村(社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公开信息350余万条,访问量达4700万人次。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平台专门设置了面向群众的“网络举报投诉”板块,群众如有需要投诉的事项,可通过纪检监察在线举报、行政效能暨投资软环境投诉举报、组织部党员举报投诉、信访局在线信访等四个渠道进行网上举报投诉。
岗位风险防控
编织“关住权力的笼子”
“为全面提升廉政风险防控实效,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我们创新地推进了岗位风险防控平台建设。”成都市纪委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将信息科技有机融入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将廉政风险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岗位人员,依靠科技手段编织出一个“关住权力的笼子”。
在行政权力运行监察平台推广应用方面,成都持续推进由效能监察向权力运行监察转变,由行政审批领域向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拓展,由政务服务中心向基层便民中心延伸,“通过行政效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市107项行政许可项目和210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实时效能监察。”
通过推广应用反腐倡廉宣教互动平台,升级优化“廉洁成都”门户网站,开通“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及“廉洁成都”政务微博,成都实现了网上信访投诉,切实强化了政民互动。
通过开发应用党风廉政建设监管平台,成都分类设置了责任分工、责任监督、专项工作、特色工作评审、考核评定等五大模块,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只挂帅不出征”、责任分工虚化、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
成都市纪委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以“两大体系、十大平台”为基本框架的科技反腐建设,“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初步实现了权力运行透明化、权力监督常态化、制度约束刚性化、业务办公自动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