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场主体总量首破百万户 每12个人中有1人做生意

13.02.2015  15:35
核心提示:《成都市2014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出炉 让创业的蓉漂即使流落街头也愿坚守。2月8日,成都正式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

成都市2014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出炉

 

“让创业的‘蓉漂’即使流落街头也愿坚守。”2月8日,成都正式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并举行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启动仪式上,成都市市长唐良智作出上述表示。那么问题来了:在成都打出“创业城市”的大背景下,去年成都做生意的人有多少?这些创业者都聚集于哪些行业?

 

2月12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市2014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下简称《报告》)已正式出炉。《报告》指出,成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031094户,首次突破“百万户”台阶,连续3年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

 

创业成都

 

市场主体破百万每12人就有1人做生意

 

据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市场主体2014年底首次跃上“百万”级台阶,注册登记总量已达1031094户,占全省近三成。该数据不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24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除了总量有突破,市场主体质量也有提升。该负责人称,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共21344.3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在产业结构占比和区域占比上,成都市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每万人中市场主体数已达824.9户,高出全国平均水62.76%。这意味着,成都市户籍人口中,每12.12个人就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一户市场主体。

 

创业数据

 

生物行业创业者最多天府新区最为热门

 

在成都的创业者都将目光瞄准哪些方面?哪些行业会成为未来的“香饽饽”?《报告》指出,新登记户数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798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922户)和生物产业(1738户);新增注册资本前3位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90.11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77.28亿元)和节能环保产业(49.54亿元)。

 

从累计实有户数看,生物产业汇聚的市场主体数量最多,达10099户;从行业企业规模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整体规模最大,注册资本达435.34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个体规模最大,户均注册资本达1737.91万元。

 

报告》还披露,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市场主体在中心城区和成都天府新区集聚。其中,成都天府新区最为热门。从市场主体户数在成都三个圈层的占比来看,一圈层吸纳了全市半数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二圈层在第二产业总户数的占比达39.1%,三圈层在第一产业总户数的占比达56.7%。

 

创业红利

 

行政审批“三证合一”年内将在成都全面铺开

 

“成都工商部门将根据《报告》体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出台针对性政策,全力支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对凡有意愿并符合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均支持其转型升级为企业;对企业集团,成都工商部门将放宽登记条件,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为公司,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企业集团。

 

此外,企业或个人到成都投资兴业,还将得到更便利的政务服务。记着了解到,目前成都市高新区已试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统一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据悉,该政策有望年内在成都全市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