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出台系列科技金融利好政策

21.10.2014  12:46

        ——成都市出台《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科技金融利好政策

        作为全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之一,科技服务业该如何借助金融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10月16日,在成都市召开的 “创新驱动——科技金融专题工作会”上,成都以“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会上,成都市科技局联合财政局正式发布《成都市市级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和《成都市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办法措施。

        两个 《办法》的重磅出台,是年内继 “成都十条”(《成都市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颁布之后,成都市继续推出的促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政策系列——在成都科技界人士看来,“成都十条”从破解“产权束缚”等根本问题上进一步加速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了科技成果 “不出墙”的尴尬,而此次两个《办法》则是对科技与金融如何深度结合、科技创新如何借力金融创新吸聚社会资本,共促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的深度探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也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面前,迫切需要放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效应、用好用活金融创新手段,从而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催化和融资支持作用,加快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性,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唐华如是说。 □张明海企业增信破解科技型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难题

        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科技企业,为什么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在成都银行科技支行行长黄春看来,答案很简单:这些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信用记录缺失,无大型设备、厂房等有形抵押物,在金融领域的传统信用评级标准面前,信用相对偏低。与此同时,大多数在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企业,“往往仅有一纸技术,甚至技术都还在研发中,先不说信用等级,就连企业能否最终做成,往往都成问题。

        如何为科技型企业增信、破解其贷款难贷款贵?这正是《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首先,是在贷款风险补贴上。为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鼓励金融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债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生贷款逾期损失时,对合作银行给予风险补偿资金存入合作银行账户资金的余额为限最高60%的贷款损失补贴。与此同时,成都市科技局与多家银行和担保机构洽谈,引导银行、担保机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低利率、低保费的科技金融产品,并出台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评级补助、担保费补助、贷款利息补助,切实解决贷款贵的问题。“根据这些规定,无需固定抵押物,通过风险补偿资金帮助企业增信,同一企业一年内累计信用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成都市科技局投融资与财务处负责人介绍,自今年8月开展此项业务以来,全市已有16家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总计获得了合作银行6000多万元的信用贷款。

        而增信也是有依据和风险控制的,并非盲目进行。“科技型企业,一般来说,其整体素质比较高。对其创始人(团队)、技术、商业模式等多项指标,都要事先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这相当于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进行了预考核把关。同时,企业家们,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创始人,整体的诚信意识也越来越强。

        黄春给出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成都银行科技支行成立五年来,先后贷出数个亿的资金,不良贷款仅有70万元。而这因为企业破产产生的70万元欠账,该当事企业创始人正在积极筹措偿还。

        在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本燕看来,通过财政资金风险补偿方式和成本补贴方式的组合运用,企业信用增加了,不仅使得贷款难变成“不再难”,而信用等级的增加,也使得其风险评级降低,贷款成本降低,贷款贵的问题也随之得到相应缓解。杠杆效应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发展

        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两个引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该如何深度结合?其深度结合,又将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这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落地到政策层面,关键则是在政府“角色”的转换上。即:如何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资金介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

        陈本燕认为,这就需要改变以往财政资金“撒花椒面”的直接投入形式,要积极整合资源,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创投机构等整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乘数效应”。

        成都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设立1亿元的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分别通过联合成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成都中小担、高新担保公司,以及相关区(市)县政府开发出规模达到19亿元的首期“科创贷”系列融资产品,财政资金放大比例近20倍。

        建立2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联合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天使投资基金,通过引导性参股和跟进投资方式,对初创期、种子期科技型企业进行共同投资。引导性参股资金4年内以原始投资额退出;参股4年以上6年以内以原始投资额及从第5年起按照转让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和退出;以最大限度的让利,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建立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目前,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出资1000万元引导资金,联合创投机构发起成立规模1亿元的成都盈创兴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撬动社会资本9000万元,财政资金放大比例达到10倍。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办法》中,无论是带有“补偿性质”的风险资金池的建立,还是“投入性质”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设立,都是充分整合了各方资源,通过政府让利实现财政资金的引导,积极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助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体现的是成都市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上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一系列利好措施的背后,主要是要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引导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进入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助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对于这一点,成都高投创投副总经理、成都盈创兴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兴国深有体会。“无论是风险资金池资金还是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在政策的落地上,都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运作,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同时,财政资金的流向对于市场的引导作用,对于成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也同样非常明显。

        段兴国介绍,目前市场面向科技型企业投资的热点,也逐步都聚焦到省、市政府鼓励发展的信息安全、节能环保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同时,正在并即将带动的创投行业变化趋势也很明显。段兴国认为:一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市场化引导,促使更多的天使投资由自然人向机构转变,加速风投机构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二是引导投资机构介入科技企业的种子期,围绕产业链从源头上来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

        如何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作用,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成都市还将继续探索与实践。“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有较强的制度建构和政府推动因素,各机构间缺乏内生的相互关联,信息不共享、规则不相容、流程不对接问题普遍存在。未来科技金融工作的重点,应聚焦整体服务效率,不断推进系统集成,政府应牵头组织企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平台,推动金融(服务)机构间制度化协作,搭建企业和中介机构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规则相容、流程对接,提高科技服务业整体服务效率,打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唐华表示。

        据悉,于今年5月正式开通运行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创通”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汇集了7149家企业、251家科技服务型机构、809个科技服务产品,首次将扶持政策、科技中介、孵化载体“全聚合”,并实现聚集、服务、撮合、孵化“全功能”。【名词解释】

        科创通——成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支持,由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运营的创新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平台目前有网站、APP、微博、微信、手机报、创新网科技频道等多种应用入口。平台定位“集聚、共享、服务、孵化”四大功能,通过汇聚各类服务机构的服务产品,打造覆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全过程的不同服务需求的科技中介服务共享体系,致力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投融资、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文献信息、技术转移、孵化培训等综合性服务,同时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精准的商业机会。

        原标题: 成都市出台系列科技金融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