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李姝:要成为一束光
齐耳短发,笑容灿烂,是李姝老师最标志性的特征。她是影视与动画学院的副教授,2022年9月,她获评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她是学院教学团队带头人,教授《纪录片创作》《影视专业英语》《经典纪录片赏析》《Advanced Documentary》等课程,和国际研究生《视听语言》课程。从教十余年,她共上过19门课程,“几乎将全系的课程都上了一遍”。
现如今教学上的主力选手,在当初选择专业时却谈不上喜欢,直到进入大学后经过认识、了解、深入之后,才逐渐爱上并坚定。她说:“大学之大,因为有大师,在大学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和思想。”她抓住学习的机会,努力拓展自己,在专业学习之外,她还跨专业选修了很多课程。
一件小事让李姝发现了影视艺术的价值,并更加坚定志向要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她回忆,大四那年去北京参加推荐免试研究生考学,在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她从积水潭地铁出来去北师大递交材料,她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坐上了一辆三轮车。善良的三轮车师傅带着她围着学校转了大半个小时,但只收了五块钱。沿途他们一路聊天,师傅侃侃而谈自己喜爱的电视文艺节目。从那一刻起,李姝真正意识到影视艺术可以为普通劳动者创作有价值、有意义的精神给养。
成为一名老师 从忐忑到自如
成为老师也是她人生路上的偶然。硕士研究生毕业那年,因为母亲患重病,她匆匆从北京赶回成都。面临就业,因为外公和外婆都曾是教师,她才将教师列入求职心愿清单。来成大面试那天,她正重感冒,发着低烧嗓子疼痛,面试时她并不紧张,因为不抱太大希望。虽期望不高,惊喜却悄然而至,成都大学为她发了第一份高校录取通知,李姝与成大由此结下不解之缘。
初登三尺讲台,面对年龄与自己几乎相仿的学生,她心中十分忐忑。为了上好第一节课,她准备了很多内容,可是40分钟的课程时长来不及讲完。一节课后,她如释重负,汗水打湿了衣服。
新手上路,她形容职业初期的那几年“手忙脚乱”。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上课、谈心、指导作品、查寝、备课……从白天到凌晨,当时的她也会感慨疲累,但现在想起来却是无尽感恩:“那时的历练都是今天的财富。”课后,学生的一声声“姝姐”温暖了她的心,也拉进了师生关系。渐渐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她爱上了教学。
她坦言用了五年的时间探索,无数次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慢慢摈弃“表演式”教学,不再像一个“演员”主导课堂,不再精心计划着分秒,不再设计课堂台词,不再是形式化的互动,而是更多地让学生融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李姝也在译著研究、对外交流中,吸收世界知名高校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师生交流中摸索“教学相长”的方法;从前辈老师身上学习为师道理和教学方法……近五年其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她还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影评、剧评60余篇,参编专著、译著3部。
作为成大青年教师的一份子,李姝认为,“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要担当中流砥柱的责任。”作为影视系的老师,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探索课程建设,倡导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培养新文科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和地方传媒事业添砖加瓦。
成为一束光,点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李姝小学时数学成绩不理想,但数学老师从未放弃过她。于她,老师给她照亮了一盏灯,“她是第一个给予我自信的人,让我知道成绩只是暂时的,人生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坚定地走自己认为对的路。”
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教授的父亲因新冠并发症离世时,却第一时间给予李姝关心,还写信为宾大封校带来的不便而道歉。在李姝的职业生涯中,老师们给予她的无私的爱和关心她亦传给了学生:她为因家庭变故而意志消沉的学生指路,让他勇于面对挫折承担责任;她与原生家庭不幸的学生反复谈心,让她重拾信心。
她教过的学生们对她评价最多的就是“亦师亦友”。曹也倾同学说,在大一时李老师为他们整理了一份9页的书单,不止中文书籍,还有很多外文书籍,没有读完这些书是她心中的“意难平”,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她仍然在磕这些书籍。学生们还说,她常常工作到凌晨,他们经常在早上醒来查收李老师凌晨时分发来的消息;他们也经常与李姝交流自己的近况,偶尔也会在影展相遇,一起讨论专业。李姝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影响着学生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己从严,待人从宽”。
她总是能被好学之人所感动,也乐于帮助好学的人追求梦想。一个跨专业的同学来蹭她的课,她也非常乐意与她探讨那写满小纸条的疑虑;还有一个专科学生,主动写了上万字的分镜头作业提交给她,她也非常高兴且认真地为他批改。
她说:“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助力这样排除万难求知、求学、积极上进之人。因为他们身上写满了热情、天真、梦想。”
永葆热情、天真、梦想也是她的理想,也是她希望自己学生成为的模样,因为她相信:“热情的人会吸引微光、天真的人容易快乐、有梦想的人会有天助。”
热爱与一万小时的专注
李姝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在她眼中,川流不息的生命力,对生活永不枯竭的爱是家乡的特质和底色,她自然而然也被家乡的底色所晕染。
她从小便学习音乐,在工作之余会弹奏乐曲,也会玩玩配音,她喜欢在闲暇之余与孩子散步,买菜做饭,享受烟火日常。
对她而言,热爱是永不枯竭的,于生活如此,学术亦是。
李姝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已经不同于以前的教师那般“一支粉笔写天下”,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教学和研究两手抓。她始终怀揣着“美美与共,学贯东西”的学术理想。她曾三次赴国外大学作访问学者,在每一次跨国交流中,她学会用比较的视野去感悟,发掘文化的异同,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人类文明结晶。
她也将其实践在教学中,在为留学生授课时跨文化的交流中找到美美与共的地方尤其重要”。疫情发生后的网课,因为难以克服的时差问题、被网络放大的语言障碍等都成了抑制学生参与性的强敌。所以,她会花很多精力在互动上,比如说唱歌、画画等方式,她会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让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找到认同感。
就像“矿工诗人”陈年喜的一句诗行:“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李姝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她愿意接受“一万小时的锤炼”。她觉得芸芸众生能够倾其一生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倾注热情是幸运的,她也珍视这份幸运,并愿意用热爱注满这份事业。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热爱可挡艰难时光,热爱可驱愁云惨雾。”这句话概括了她对事业的坚定、对生活的情趣、对学术的尽心。
十多年前,李姝曾跟随导师拍摄《科技中国》,采访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丁先生有句话让她印象深刻:“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好奇心使我永不疲倦。”什么是青年?李姝说“青年与其说是生理阶段,不如说是一种心境,是意志力、想象力的水平,是拓展人类极限的热望,青年要始终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作为青年她正引领青年。“如果说我的教学理想,那就是——我希望我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勇气和智慧。”
编辑:闵秀玲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