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勇一行到校调研
本网消息 (文/图 旻旻 ) 11月10日下午,成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勇、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立、周雅丽等一行7人莅临我校调研科技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科技资金投入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校党委书记屠火明、副校长柯玲在行政楼503会议室热情接待客人,学校办公室、科技处、川抗所、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美术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依托成都、服务成都”发展战略,今年科研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发展势头良好。按照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规划要求,学校建立起一批省厅级、校级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以川抗所为龙头的科研队伍、搭建起校、院、地校地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构建起适应成都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创新体制机制。
柯玲全面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的相关情况。 她表示,学校在科研方面收到的财政投入不多,专项扶持较少,技术成果转化经费倾斜比例小,致使当前学校科研发展面临诸多的掣肘;国家、省市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性文件在高校如何贯彻落实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川抗所、美术学院和科技处负责人也分别就目前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及科研管理等进行汇报交流。
屠火明强调,科技工作关键在于观念转变。研究人员须不断扎实理论涵养、瞄准产业研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与考核,不要只紧盯课题“高大上”,根据我校实际应该有更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接地气”的课题,同时增加政策与资金倾斜,在高校科研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座谈过程中,委员们认真听取汇报,与在场同志交流沟通,畅谈建议与看法。刘勇对学校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做法和成效表示肯定,他认为应“在点、线、面上不断部署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来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实现发展真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他结合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编辑 旻旻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