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公经费公开项目将更细化 公车改革将于2015年完成

07.08.2014  20:0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实习生 严星月) 俗话说,把钱用在刀刃儿上。2014年过去一半多,上半年成都市财政收入有多少,这些钱都花到了哪些地方?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如何?公车改革在成都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今(7)日,成都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做客了《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特别节目。据介绍,上半年成都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了542.6亿元,其中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占了大部分。作为最早公开三公经费的城市之一,成都三公经费的公开将越来越细化。而成都的公车改革也将于2015年完成,财政局届时也将公开经济支出节约信息。

  上半年财政收入542.6亿 民生和基础设施支出最多

  关于公众财政收支,财政部门作为成都市经济的大管家,不仅要管好钱,还要用好钱,会找钱。据成都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守军介绍,就2014年上半年来看,成都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了542.6亿元,完成了预算的54.4%,增长了12.6%;公共财政支出了599亿元,完成预算45.2%,增长38.4%。

  支出的钱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高守军说,除了保障基本的运转支出,财政的大部分都用到了保障民生方面。“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从具体支出的领域来看,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三农、交通运输等等都是我们支出的重点,教育支出达到79亿,基础设施建设达到133亿,社会保障达到42亿,医疗卫生38亿,还有大家关心的三农支出也达到36亿。”据统计,民生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大部分。

  其中,今年对于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项目,成都市财政继续加大了民生投入力度,年初预算投入达到了350个亿。为了发挥财政的监督智能,成都市财政局还建立了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预算编制环节必须要同步编制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实施完成后要客观的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对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予以纠正。今年,成都市财政局选择了78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68个部门,资金达52.9亿元。各个区市县也选择了334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

  公车改革将于2015年完成 已开始进行前期准备

  近年来,三公经费的公开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据成都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处长刘颖悟介绍,成都是最早公开三公经费的城市之一,“2012年起,成都市财政局就通过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成都市财政局的网站,首次公开了市本级三公经费的总额。”刘颖悟说,三公经费情况除了有数据之外,还有规范的文字说明,“按照国家、省关于建设“阳光财政”、编制“透明预算”的要求,大的方向肯定是越来越细化。”

  而针对上个月两办出台公务用车的改革,刘颖悟也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据介绍,目前,成都市公务用车的主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地方两级的公车改革的前期准备,“包括一些数据的收集情况的调研,以及方案的研究。

  刘颖悟说,按照两办出台的有关公务用车的改革文件,成都市的公务用车改革也将于2015年完成,“市上的方案出台以后,财政局将根据公车方案进行测算统计,会将经费支出的节约情况等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