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崇德里棚改“一箭双雕”
对于成都市崇德里棚户区,老住户杜清萍的感情很复杂。“住在这儿时,每天想的都是搬出去。”但2011年7月真要搬离前,她又拿起相机照个不停,“上百年的老瓦房,拆了,就再也找不到了。”当时,只有约一亩地大小、被认为“没啥开发价值”的崇德里,几乎要被夷为平地。
5月28日,当记者走进崇德里时发现,时隔3年,这里依旧还是那个崇德里:青瓦、天井……不同的是,屋檐下,多了客人的品茗和谈笑。
“传统建筑的形态,在这里得到完整保留和养护。”崇德里项目经营方——成都崇德故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登宇表示,该项目已实现盈利。
这一被认为没有“开发价值”的棚户区,是如何在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实现商业开发的?步骤一:政府投资解决搬迁
崇德里位于成都市中区。截至2011年初,当地棚户区占地1.39亩,共有32户人家。对他们来说,这里的生活很艰辛。
“二十一世纪了,(这儿)连天然气都没得。”杜清萍说,直到2011年,他们洗澡仍只有用蜂窝煤烧水,洗“盆盆宴”。一到下雨天,瓦房四处漏水。
老百姓期盼棚改,可传统的棚改模式在崇德里“走不通”。省住建厅住房改革和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商业开发提升棚户区土地利用率,通常将“平房拆了,建楼房卖”,这也是棚改资金的重要来源。然而,崇德里棚户区占地太小,且地块分布零散,“根本就没有开发商愿意‘接招’。”该棚改项目执行方——成都市合江亭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市场不接招,只有政府独资。2011年4月,成都市锦江区启动崇德里棚户区异地搬迁,相关费用共1700万元,由锦江区政府投入。
搬迁,得到居民的极大支持。政府采用“模拟搬迁”方式,完成全部签约后,才转入正式搬迁——而这,仅耗时3个月。“能住楼房,不漏雨还有天然气,都举双手赞成。”如今住在锦江区皇经楼小区,杜婆婆和老邻居仍不时聚在一起,“忆苦思甜”。步骤二:引入BOT,集中规划精雕细琢
搬迁工作迅速完成,但如何处理空置的棚户区,则让当地政府思考了近1年。
用作建房?“就1亩地,还分成几块,建楼房根本不可能。”合江亭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喜雪坦言,当时甚至考虑过拆了老旧瓦房作停车场。“但就这都不行,过道太窄,车辆进不来。”
几番讨论,锦江区在这似乎“百无一用”的崇德里中,找出了特点:这里的建筑始于民国初年,有着最传统的川西民居风格,也是著名作家李劼人抗战时期的办公处。“这里有最浓郁的老成都的记忆。”王喜雪直言,政府最终决定保住崇德里,更多希望留住历史文化建筑,打造街区风貌。
可保住老建筑需要资金,怎么办?通过公开征集改造方案,锦江区尝试着以文化为“卖点”,引入社会资本实行BOT模式的开发:即由企业投资改造、经营该棚户区,经营20年后将经营权交还政府。2012年5月,成都崇德故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保留建筑外貌的同时,对内部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修葺。
为何企业愿投资?企业股东之一、设计总监王亥直言有两个原因:崇德里古建筑有历史文化价值,拆了可惜,但单靠原住居民一家一户,又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企业通过集中规划,将原本各户不到30平方米的狭小房屋打通,进行精雕细琢,也能做微型精品餐馆、茶坊等;政府出资完成搬迁,解决了崇德里开发的一大“阻碍”,降低了企业成本。
对政府而言,历史文化建筑找到了可持续的保护模式,而棚改工作找到了资金回收的渠道。如今在崇德里,仍能看到原建筑完整的木质框架。按政府和企业的约定,后者不得破坏建筑主体结构;不准改变整体风貌;经营期间,老建筑的维修、养护都由企业承担。(记者 熊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