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再现"六河贯都"胜景 76条支渠拟建宜居水岸
方家河关家社区段现状图。
二仙桥公园方家河沿线设计效果图。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绿满天府本色初现
刚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成都市民郭金并没有外出。阳光正好,带着全家人漫步在白鹭湾湿地,满眼的绿意铺面而来,在亲水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的乐趣。不去景区看人潮,家门口自有一番休闲的惬意。
从锦城湖,到白鹭湾,再到宜居水岸工程,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绿满天府,成都发展底色展露无遗。
刚刚结束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持续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打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绿色发展如何破题?如何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华西都市报深入聚焦成都行动和实践。
成都行动
加快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020年建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成都市委全会提出,提升成都绿化水平,改造提升绿化景观,构建“一区两环、十五廊七河、多园棋布”总体绿化格局,到2020年城市绿地率达40%以上。推进集中建绿、身边增绿,加快建设公园绿地系统,基本达到“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基本建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成都市林业园林局局长杨小广表示,从2009年起,成都市就启动了龙泉山生态修复工程,2015年后,又提出了龙泉山生态提升工程。今年5月,简阳划归成都代管后,有了通盘建设龙泉山生态的基础,成都开始谋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目前市林业园林局正在做概规。这也意味着,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及在龙门山脉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已成为了成都提升“两山环抱”生态屏障的主要抓手。
“成都建设森林公园瞄准的是世界一流水平,为此,我们对标学习了德国黑森林、奥地利维也纳森林、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世界知名的森林公园案例,梳理出很多可借鉴的地方。”杨小广透露,目前概规初步确定整个项目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建设,涉及山体面积1053平方公里,并将打造以三岔湖、龙泉湖、翠屏湖等为代表的都市湿地公园群,云顶山森林公园、龙泉山麓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群,以及一系列现代生态农林产业区、景观提升、高端旅游等项目。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宜居水岸工程首批项目已确定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同时,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一大重点。
其中,大气污染无疑是市民感受最直观、关注度最高的部分。成都还将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实施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深化扬尘和餐饮油烟控制,年底前区(市)县建成区内中型以上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水环境方面,成都水网纵横交织,仅中心城区就有6条主河道、76条支渠,总长约583公里。成都提出以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为目标,实施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将针对中心城区的河流水岸实施截污清淤、引水、打通断头河以及河岸改造提升、沿河特色街区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以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到2019年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真正实现“河湖与城市共呼吸”。目前,已确定将先期启动建设西郊河-浣花溪水文化廊道示范段项目、二道河流域整治项目、摸底河流域整治项目、摩诃池项目等4个项目。
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
2022年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超30%
除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成都还要增花添彩。日前,《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2016-2022)》出炉。成都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张燕表示,到2022年,通过重点推进和常态建设相结合,将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
全域成都增花添彩的布局重点为“两山三网、一带多片、两区多点”。“两山”指龙泉山和龙门山;“三网”是指依托市域内的道路林网、水系绿网和绿道网络因地制宜建设赏花观叶走廊;“一带”指温江、郫县、都江堰花卉苗木基地产业景观带;“多片”指60个赏花观叶品果基地,包括优化完善18个现有赏花基地,新建42个赏花基地;“两区”指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多点”包括全域成都9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和68个特色镇。
聚焦发展
创新资源集聚轨道交通助推绿色产业崛起
绿色发展的最终落点,是发展。这种发展不是以环境换增长,而是以环境促增长。一字之差,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成都相继关闭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小煤矿,并全面退出采煤和烟花爆竹行业。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退”相对应的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的“进”。数据显示,上半年七大重点产业实际到位内资225.03亿元,占工业实际到位内资的33.36%,同比增16.28%。上半年成都引进的重大项目中,体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特质的创新型项目占比明显提升:上半年新签约引进的162个重大项目中,创新型项目44个,占比超四分之一,协议金额264.03亿元。
全球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上半年成都新设的119家外资企业中,创新型企业占26家,其中创新型企业注册资本8.73亿美元,占全部新设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46.5%,占比远高于去年的8.0%。
7月31日,成都地铁3号线通车。根据规划,成都不仅将构建一个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双核”的半小时轨道交通圈,还将把轨道交通的触角延长至资阳、眉山等周边区域。轨道交通,让绿色出行成为可能;绿色出行,又为轨道交通这一绿色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可能。
在金堂,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初露锋芒;在双流,太阳能光伏产业迎来春天;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三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已起航。音乐产业基地、艺术品原创基地、动漫创意产业基地,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改写成都的产业“版图”。
制度保障
最严环境准入制
全省首个生态红线区在温江年底前将竖界牌
8月31日,成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正式实施。此举意味着,14.04平方公里的兴隆湖区域将从此得到法律保护。
“兴隆湖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绿肺,围绕兴隆湖保护进行立法,能够对兴隆湖的生态提供法治保障。”成都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称,这是成都“精细化立法”的一次探索。
为城市生态立法,成都的实践正在不断深入推进。作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区(县)之一,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划定工作,划定了128块生态红线区域,叠加后总面积为21.79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7.8%,并划分“一类管控区”和“二类管控区”,分类实施差异性的管理措施与环境准入制度。国庆黄金周,不少到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鲁家滩湿地玩耍的游客发现,原先沿湿地而建的7家农家乐、1家养鱼场“集体消失”了。今年年底前这里还将竖立一块注明“温江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的界牌。
“在划定生态红线区之前,温江只有饮用水源地、成都环城生态区温江片区等4平方公里的区域受保护。”温江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扩大了17平方公里,一些水土流失敏感区、重要生态绿地、生态型林盘、重要湿地等都划入了生态红线区域。年底前,已经划定的128块生态红线区域均将设置标识标牌和警告牌,并确立管控区域内的巡查人员及管控措施。
对此,四川大学教授邓玲表示,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对城市生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不仅仅止于口头上的口号。通过推广环城生态区立法保护,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立法保护,严格实施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划定城镇发展边界。真正在制度和法律上为成都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打造美丽中国典型城市先行城区
成华区28条河道沿线变宜居水岸
10月1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华区了解到,为加快打造“现代城东,宜人成华”城市形象,成华区出台“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成华行动方案,计划分阶段对辖区绕城范围内的28条河道实施系统治水、水岸三通、水岸景观提升“三大工程”,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利用3年时间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开敞宜人的水环境,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美丽中国典型城市先行城区。
其中长约7.4公里的方家河流域整治示范项目将率先启动实施,目前实施方案已基本确定。据介绍,方家河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二、三环路之间,大致呈南北走向,从熊猫大道以南东风渠流出,在圣灯关家六组汇入石湃渠,整治范围7.4公里。目前方家河沿河景观绿地局部地段情况较差,现有绿地景观也未形成系统整体的贯通。在熊猫大道南面以及铁路段区域为暗渠,并且部分水渠较窄,局部地段因建筑物障碍导致岸线两侧不畅通,造成岸线断断续续,游憩活动被打断。
根据方家河整治方案,将从北向南沿方家河分别打造以都市休闲、商务服务、生态旅游功能为主,长约2.3公里的城市休闲人文水岸,重点打造海滨公园文化风貌区;中段将打造具有工业文化特色及创意产业和生活居住复合功能,长约3.1公里的工业遗产创意水岸,重点打造二仙桥公园景观特色,体现铁路工业文化景观与生态景观的结合;南端将面向中低密度和中低强度的生态住宅区,突出杉板桥公园海绵城市理念,打造长约2.0公里的宜居宜业生态水岸,与自然环境形成协调的城市景观。
“方家河示范段打造初步概算需投资3.2亿元,目前已对整治任务进行了分解。”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综合整治中将以方家河为轴线重点建设3大中央公园,融入小街区慢行系统理念,连通新建公园内的绿道,将方家河亲水绿带融合周边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形成“一带引领,串点成链,多点共荣”格局,以达到“以水兴业,以业聚人”的目标。预计海滨公园一期、二仙桥公园一期、杉板桥公园将于2017年6月前基本建成,明年底完成总体整治工程,接受考核验收。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