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对干部实行第三方社会测评 排名靠后者将被约谈

25.11.2013  09:32

  一直以来,市纪委将群众评价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检测站”,将群众参与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驱动器”,积极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体系,开展第三方社会测评,搭建政民互动的沟通平台。与此同时,注重问题整改情况,严格奖惩逗硬。

   测评指标和内容 每年调整和制定

  根据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成都引入第三方机构,采取入户访问、街面截访等形式,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采取网络测评等方式进行调查,确保群众诉求表达真实,不受干扰。

  为区别不同的调查测评项目,市纪委分别制定指标内容。比如干部作风状况民意调查的指标内容,涵盖成都市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队伍形象、服务群众能力、执行能力等8个方面。对各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的指标内容,涉及党委政府对反腐倡廉工作是否重视、是否重视群众反腐倡廉方面的诉求、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风气、群众对减少腐败是否有信心等15个方面。同时,紧跟形势变化发展,每年都对测评指标进行补充和调整,测评的具体指标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全面涵盖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

   注重问题整改 社会评价靠后被约谈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体系的同时,成都更加注重问题整改情况,严格奖惩逗硬。据了解,成都将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对社会评价排名靠后的9个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由市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帮助分析原因,提出8个方面共33条整改意见。

  不仅如此,针对社会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市纪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意见》,重点开展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资金、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等9个方面突出问题的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督促有关市级部门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再到一一落实,社会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