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宜居密码:民生为重
两周前,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中国内地城市环境宜居指数,成都排名榜首。
一座城市的宜居,就是让市民有更幸福的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成都则旗帜鲜明地喊出“民生幸福,是党委政府的执政追求”。成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基于天府之国的自然底蕴和人文禀赋,围绕着建设“宜人成都”的美好愿景目标,成都的生活品质持续提升。解码成都,你会发现———
在这里,有着通江达海、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也有细致入微的公交服务。
在这里,有着绿树掩映、白鹭齐飞的生态湿地,也有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
在这里,有着协调发展、资源共享的均衡教育,也有最高端的科技研发基地。
在这里,有着来自全球、服务全球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在这里,有着优质高效、快速运转的政务服务,并在建设全国一流法治城市的进程中越走越快……
民生幸福,
是党委政府的执政追求。
先行
近年来,成都不断深入推进“交通先行”战略
超前
成都的宜居环境,得益于优秀的自然禀赋基础,加上政府生态建设的超前意识
增加
今年,成都的民生工程项目在去年民生目标的基础上增加11个,为174个
放权
上周,成都提出除国家、省、市明确规定外,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一律下放至区(市)县
瘦身
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9次“瘦身”、8次提速,截至2013年12月,行政许可项目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幅达81%———成都已成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副省级城市之一。
■宜居密码之
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
缩影1
成绵乐客专
6月29日上午,成绵乐客专最后500米轨道在乐山站铺设完毕,标志着西南首条高铁客运专线轨道全面铺通。铁路部门表示,到今年年底成绵乐客专通车后,高峰期每十分钟就可以开行一对动车往返于成绵乐之间。从成都乘坐动车出发,1个小时内向北就可以到达德阳、绵阳、江油,向南可以到达彭山、乐山和峨眉山。
未来,成绵乐客专将与成贵铁路、成西铁路、郑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贵广铁路相连,最终实现最快10个小时左右成都全程高速铁路北至北京、南至广州6小时通达。
这只是成都交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深入推进“交通先行”战略,全力打造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第五大铁路枢纽和西部高速公路枢纽,逐步形成领先西部、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
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货客运航线231条,其中国内航线157条,国际及地区航线74条,通航国内外城市173个。2013年,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3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2万吨,航空运输量位居国内城市第四、西部城市第一。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口岸正式对部分外国人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中西部首个过境免签城市。
成都直飞墨尔本、成都直飞法兰克福、成都直飞旧金山……从成都到世界各地,只是一条航线的距离。成都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航班和快铁也越来越方便。如今的成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第四城”,发达的航空网络连接着全球各地;如今的成都,快速铁路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星罗棋布,与中西部其他城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长期居住在成都的人来说,他们对成都市区交通的便捷更是深有体会。
5月28日,成都新二环迎来改造通车一周年的日子。这条路全长28.3公里,全程双向6车道的高架桥上,同时疾驰着28对快速公交。如今,日均超过25万人次的成都人会乘坐准时准点、不堵车的二环路快速公交,去往自己的目的地。出城的驾车族,不再需要穿过拥堵路段,而是经由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实现快捷转换。新二环已经成为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
同样,在今年,先期实施的成新蒲快速路等9条市域快速路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正式启动大件路外绕线、新邛路、五洛路、成温邛快速路等新一轮市域快速路网建设,力争实现中心城区至各区(市)县除高速公路外,都有2条快速通道连接,中心城区各组团间半小时到达,市域内相邻县城间半小时连通。
从二环路快速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到社区微循环公交,成都的四级公交线网体系也初步形成。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公交线路350条,日均运载乘客470万人次。
此外,现代轨道交通体系也日趋完善。目前,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工程已建成投运,运营里程累计达到48.3公里,日均载客70万人次。而地铁1号线南延线工程、2号线东延线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等7个地铁项目也已启动开工。
亚洲开发银行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
成都最宜居原因:各项指标都不错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中国内地城市环境宜居指数,成都排名第一,其次是广州和宁波。这一次,亚行采用了一个叫“环境宜居性指数”的衡量标准,包含水和空气质量、固体垃圾、环境管理等要素,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个指数较高,而北方、西北和欠发达地区的这个指数较低。
那么,成都在此次排名中胜出的原因在哪里呢?身处中国西部的成都,又是依靠哪些优势击败其余32座城市,成为综合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呢?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亚洲开发银行课题组成员姜林和伊恩·格林。
“成都之所以上榜,一个主要原因是成都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都较好。”在回答成都商报记者的提问时,姜林和伊恩·格林这两位研究员如是作答。他们表示,成都的水资源在各城市中优势明显,在水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据他们介绍,亚洲银行的此项研究建立在42个指标之上,包括水环境、水资源、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声环境、生态环境、国内宜居环境和环境管理水平。而支持这些指标的所有数据都来自于政府公布年度统计报告等信息。
亚洲开发银行做该项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姜林和伊恩·格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排名只是对指标体系的一次测试,并非做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此次研究,对社会理解环境宜居性概念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贡献。它让环境宜居性有了可测量和判断的方法,引导人们制订补救措施。
成都能够在33个内地城市里脱颖而出,成为领跑者,有何意义呢?“这当然将有助于提升成都的城市形象。”姜林和伊恩·格林表示。
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王冕
■宜居密码之
生态人文交相辉映
缩影2
环城生态区
6月16日,成都在锦城湖2号湖区北门埋设了两米多高的“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边界”界标,这是为保护环城生态区设置的首块界标,下个月底前,剩余的99块生态用地边界界标将陆续埋设完毕。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成都环城生态区内共133.1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不被城市扩张蚕食。
自古温润的成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充满生机的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形成天然屏障,环抱着广袤肥沃的成都平原,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成都平原。
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周边300公里旅游圈有五处世界遗产,是通往乐山—峨眉山、九寨沟—黄龙等中国西部众多旅游胜地的门户,青城山的“青城天下幽”更是享誉海内外。
优秀的自然禀赋基础,加上政府生态建设的超前意识,让每个成都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盎然绿意———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天保二期工程建设等重点工程,大量增加森林面积,成都森林面积648.4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7.8%,约占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根据规划,环城生态区建成后将形成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等六个生态湖泊及八片集中水生作物区(简称“六湖八区”),形成独具特色的环状大都市湿地景观,为成都戴上一条绿色项链。而生态区的建成,也将使中心城区水域面积由1.8%提升到6%、公共绿地比例从6.8%一举提高到27.2%。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休闲的生活方式—————成都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西汉时期的汉赋大师司马相如和扬雄、唐宋时期的大文豪李白和苏轼、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以及现代作家郭沫若和巴金等文化巨擘,使得成都“文章冠天下”。他们不仅留下了大量吟咏成都的不朽诗篇,很多遗迹也成为今天著名的旅游景点,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和积淀。
这些,连同蜀锦、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起,也证明着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宜居之城。
■宜居密码之
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缩影3
被采纳的建议
建成三环路人行天桥3座、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新开行社区巴士线路40条、开行定制公交线路15条、中心城区建设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31所、全市新增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60所……市民当初的建议,在最终确定的民生项目中被采纳。
今年5月,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评选活动揭晓,成都获“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市”称号,“新二环路”、“北改工程”两项重大民生工程入选民生典范案例,它们都是成都立足民生、改善民生的范例。
北改让很多市民从做菜时顶棚会掉到锅里,洒点水就漏到2楼的曹家巷,搬进了宽敞崭新的楼房,新二环路则解决了长期以来二环路交通拥堵的难题。
民生为重,是城市宜居最大的内涵。安闲的城市氛围将吸引人们来到成都,而民生为先的理念将让他们在此安居。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成都在宜居城市建设中一直坚持。
除了北改、新二环,成都的民生之举不胜枚举。市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民生支出年年大幅增长。“十大民生工程”每年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选取呼声最高的项目列为年度目标。
今年,成都市的民生工程项目在去年民生目标的基础上增加11个,为174个。在继续实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助学等领域民生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特别强化了道路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住房保障力度,民生工程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受惠人群进一步增多。
安居在一座城市,在众多的公共服务内容中,教育无疑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而成都市的教育常常被各大媒体公认为是教育均衡化的典范。
近年来,成都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基本取向,坚持全域成都理念,统筹城乡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公平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同时,全市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构建起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的网校体系。2013年9月,国家督导检查组核查认为,成都市19个区(市)县基本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城市。
除了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蓬勃发展,成都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出众。目前,成都拥有着中国最高端的科技研发基地,近3000个科研机构和各类职业技术院校,80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8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成都还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42所高校,每年2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为城市创新输送着持续的活力。
此外,成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迈得很快,不仅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来到成都,不少成都学校也正在“走向世界”。
■宜居密码之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缩影4
9次“瘦身”
近年来,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9次“瘦身”、8次提速,截至2013年12月,行政许可项目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幅达81%,市级审批时限总共减少了6665个工作日,成都已成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副省级城市之一。
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浪潮中,优良的政务环境已成为决定资金、人才、项目、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的主要因素。作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的成都,凭借着优质高效的现代政务服务,形成了一个吸引企业、留住人才的强大磁场,也正是成都宜居密码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作出了全面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今年2月,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提出了成都的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在群众最期盼的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7年,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若干领域走在全国改革前列,努力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城市。
今年3月,《成都市依法治市实施纲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法治化”成为推动成都市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中最为显著、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依法治市工作整体水平全国一流。
今年5月,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集中人员入驻和审批授权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成都将以“流程再造”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规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将为成都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率提供强劲驱动力。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已经引发社会生活各个细节的“嬗变”,全新的理念和举措在成都市一个个新的城乡社区网格单元中生根发芽,在一项项行政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中开花结果,这些都构成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宜居基因。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宜居密码之
宜业宜商的热土
缩影5
“1元注册”公司
今年3月,成都市开始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创业的热情。3月6日,27岁的夏拓从成都高新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营业执照,成为四川省诞生的首个“1元注册”公司。
安居与乐业,向来不可分割。
成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业环境,让不少刚走出大学校园、怀揣理想的青年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侯鹏强就是其中一位。
侯鹏强戴着眼镜,腼腆而害羞,1984年出生的他如今已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副总,身家近千万,他和同学创办的炎兴电子科技公司更是在舞台机械控制领域占有全国超过一半的份额。
“成都很实在,对我们帮助和扶持力度很大”,侯鹏强说,自己创业这些年,走遍了中国,可不管是创业环境还是优惠政策,他觉得成都是最适合青年创业的城市。如今,祖籍山西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成都人。
今年3月,成都市开始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创业的热情。此后的3个多月来,成都市共有数十家“1元公司”注册,资金已不再成为创业的束缚。改革启动3个月来,成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万余户,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700多家新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诞生。
除了普通创业者,成都的宜业吸引的还有在国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业界大腕。英特尔公司、戴尔公司、联想、敦豪速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一汽-大众和沃尔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入驻成都,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6月,备受瞩目的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召开。同年9月,世界华商大会在成都召开。两次盛会的召开,带给了成都更多的聚集力。数据显示,自财富全球论坛宣布落户成都以来,新增世界500强企业40家,财富效应明显。在2013年新增的2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5家境外企业和7家境内企业。
数据显示,随着大企业的入驻,成都正大规模地参与全球化大生产。或许你不知道,成都制造了世界上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和三分之二的平板电脑,同时,还有望生产超过80万辆车。《财富》杂志总编辑苏安迪将成都描述为“吸引跨国企业的一块充满活力的磁石”。
成都市投促委副主任陈赋认为,相对其他同类城市,成都具有人居环境舒适、经济腹地广阔、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配套完善、商务环境优良、政务服务规范6大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成为吸引世界500强纷至沓来的重要因素。
就在上周,成都刚刚发布《成都市关于促进当前经济平稳增长二十二条措施》,提出除国家、省、市明确规定外,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一律下放至区(市)县,并拿出真金白银,对符合条件的工业、服务业、农业、小微企业给予补贴、奖励、资助,这些,都将给成都人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
原标题: 成都宜居密码:民生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