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成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超半数人不知

11.12.2015  17:03

  记者随机采访15位成都市民,看看他们平时怎么锻炼

  《进校“锻炼卡”一年没办下来》跟踪

  昨日,早报报道了家住成都市天涯石南街王莉(化名)进校“锻炼卡”一年没办下来的曲折经历。

  天府早报记者随后随机采访了15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成都市民,仅有5人知道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但都没进去锻炼过,那么这些市民平时都在哪里健身呢?记者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健身房:

  有健身教练指导更专业

  “我锻炼都去健身房,不过一周也就去那么一两次。”27岁的周小姐表示,她不知道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居民开放,但就算现在知道了,也还是会选择去健身房。

  周小姐说,她在某健身会所已连续办了2年的年卡,目的就是为了减肥,相比其它运动场所,健身房有专业的教练指导,在减肥过程中,教练会在形体塑造和饮食控制上给予专业意见,这样能够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高校运动场:

  打场篮球几元钱便宜实惠

  家住SM广场附近的付先生最常去的锻炼地点是电子科大。“我们经常四五个人约起去打篮球,给几块钱就可以进场,并且不限时间。”付先生说,他认为高校是最理想的锻炼场所,“开放,自由,设施好,性价比高。

  同样,住在川大华西校区附近的张小姐也常常去该校操场跑步。张小姐说,虽然知道离家更近的那所小学也可以进去锻炼,但是她嫌办卡麻烦,并且每次进出都要登记,所以还是更愿意选择远一点的高校。

  城市公园:

  跳坝坝舞的最佳选择

  每天晚上7点左右,温江区的杨女士就会和舞伴们如约来到城市公园内跳舞,她们的舞队每天固定有20人左右,年龄都在50岁上下。“我们这么多人去学校里面跳也不好啊,而且还要放音乐,学校里面太安静了,就会显得吵闹。

  杨女士说,公园里面空气好,坝子宽,进出自由,也方便围观的人若是想要锻炼了,随时都可以加入。

  天府早报记者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