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通济桥通车 开车过河不再绕

17.08.2015  11:23

  历经10个月的建设,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华阳街道境内的通济桥于昨日上午9点正式通车。“随着伏龙桥(于今年6月30日建成通车)、通济桥两座洪灾损毁桥梁的先后建成通车,标志着困扰华阳城区锦江两岸市民近5年的‘断头桥’问题已成为历史。”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济桥的建成通车,使得居民驱车从华阳街道通济桥社区直达锦江对岸的锦江社区,从半小时缩短到了3分钟,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通行。

   打通“断头桥”

   居民过河不再绕

  始建于1825年的通济桥,横跨府河,东接华阳正西街、西接通济桥下街,系华阳城区内外交通要道。2010年7月,通济桥被鉴定为危桥后暂停使用;2010年8月,特大洪灾导致通济桥整体垮塌。

  “通济桥垮塌后,到河对岸的锦江社区要从双华桥绕行,这一绕开车得花去半个小时的时间,走路更要花去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提起家门口这座“断头桥”,通济桥社区的居民有话说。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动力。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高度重视市民诉求,规划建设局更是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成立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将伏龙桥、通济桥重建工程列入新区民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就是为了早一天打通两座‘断头桥’,让群众受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项工作也成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

   “彩虹”连两岸

   驾车步行都方便

  在通济桥建设过程中,天府新区着力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同步开展立项、图纸审查、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极大缩短了前期工作周期。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调动直管区有关部门、镇(街)、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大会战”的方式,通过增加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压缩施工空间、错峰作业等精细管理措施,争分夺秒地加快建设。“这一做法,很好地克服了施工工艺复杂、场地条件有限、周边影响干扰因素多和汛期施工等实际困难,大幅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相关工作人员说。

  经过紧张施工,伏龙桥重建工程于今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建成后的伏龙桥为宽敞的双向6车道,宛如一道彩虹贯穿于锦江两岸。而重建后的通济桥昨日也以美观、现代、大气的形象展现在华阳市民眼前,双向4车道大大提升了通行能力,同时还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济桥建成通车后,抗洪能力达百年一遇,将增强锦江两岸交通转换能力,缓解华阳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周边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华阳片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居民来“踩桥”

   锦江夜景更美丽

  “现在开车去对岸的锦江社区仅需3分钟,真的方便多了!” 说到通济桥通车后的好处,通济桥社区居民林正君激动得合不拢嘴,“通济桥通车后,不仅两岸百姓出行方便了,还让大家傍晚遛弯多了个去处,也让锦江的夜景更加美丽。”

  65岁的陈蜀明是省地矿局的退休职工,在通济桥社区已住了半个多世纪。“听说通济桥通了,我趁着天气好专门出来‘踩一下桥’。”陈大爷从通济桥社区走路上桥,到锦江社区下桥,只用了约10分钟。“现在桥修通了,离锦江社区也更近了。”陈大爷高兴地说。

  在昨日通济桥通车现场,记者看到有许多市民走出家门来“踩桥”,观赏锦江两岸美景。不仅如此,桥上还有很多骑行爱好者,骑着自行车感受这座新桥带给他们的便利。

  本报记者 王李科 文/图

  原标题:过河不再绕 开车仅需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