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 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65%

01.07.2014  11:5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胡佳丽)今(30)日,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成都市全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达到65%。

        到2020年 城镇化率达65%

        《规划》共分11章,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城市群布局、提升发展成都核心城市、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现代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城市群对外开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规划。

        成都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国土面积约 7.8万平方公里,占成渝经济区的37.9% ,2013年末常住人口 358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15911亿元,分别占成渝经济区的38.6%、44.7% 。

        《规划》提出,到2020年,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地位进一步凸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5万元以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区。成都市全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达到65% 。

        同时,产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中心和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城镇空间格局:“一核、三轴、一环

        在城镇空间格局方面,《规划》提出,强化成都发展核心,拓展成德绵眉乐、成雅遂、成资城市轴线,培育绵雅眉资遂城市环线,优化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推进形成“一核、三轴、一环”的城镇空间格局。

        同时,优化发展中心城区,把龙泉驿、新都—青白江、郫县、温江、双流、新津、都江堰等建设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加快建设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对于成德绵眉乐城市主轴,以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城市为节点,以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高速公路及大件运输通道等为纽带,发挥其贯通南北的主通道作用,推动沿线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发展轴和产业集聚带。

        同时,成雅遂城市次轴以成都、雅安、遂宁等城市为节点,以川藏、成达铁路和成雅、成南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强化其东向、南向辐射作用以及进藏物资集散地的作用,积极引导产业与人口集聚,建成连接东西和面向西南开放的城市发展轴。成资城市次轴以都江堰、成都、简阳、资阳等城市为节点,以成渝城际客专和成渝、成灌、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建成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重要城市发展轴。绵雅眉资遂城市环线以雅眉资遂、绵遂、成绵高速复线等为纽带,加强雅安、眉山、资阳、遂宁、绵阳等城市以及绵竹、什邡、三台、射洪、安岳、乐至、仁寿等沿线中小城市的横向经济交流和联系,承接成都发展核心的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强化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培育形成新兴城市环线和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