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飞院代表民航院校,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

26.10.2015  13:10

本网讯  雷凌航  摄影报道: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民航西南管理局副局长王坚和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等出席论坛并致辞。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朱新华主持开幕式。我校作为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分会的挂靠单位,是本届论坛的主承办单位之一。关立欣校长代表学校和通用航空分会作主旨演讲。

在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本届论坛以“新空间——通航的制造和运营”为主题,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博览事务局共同主办,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分会承办。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通用航空制造、营运、服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媒体记者共300余人参会。中飞院作为全球最大的的民航飞行员训练机构,是集民航飞行、空管、机务和机场等领域的产、学、研于一体的航空教育集团,在通用航空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届论坛,我校也是亮相的唯一一所民航院校。

会上,关立欣校长以“中国通航发展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为题,分析了我国通用航空的现状与人才需求,提出了实施人才战略,促进通航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并重点介绍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推动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通航机务培训基地、建立通航保障体系、开展通航定制式培养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杨凤田,台湾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中航通飞公司副总经理沙长安、英国范堡罗国际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绍恩·沃莫尔德、全球知名空气动力学家约翰·郎兹等专家学者围绕通航制造和运营主体培育、行业平台、投融资体制、风险评估、人才培养、政策法规等发表主题演讲并与参会嘉宾展开对话,共同探讨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的新路径。

嘉宾们认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利好政策接连出台,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已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最好时期。

据了解,四川省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大省以及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省委、省政府明确将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列为我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我省正加快打造集科研、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的航空与燃机产业集群,加快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飞行器与燃机综合研制生产应用基地。截至2014年底,民航四川地区共有持证通航公司12家,筹建中的企业20家。据《中国大陆通航企业实力报告》数据显示,四川通航飞机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也是西南地区通航企业最多的省份,数量占西南地区的40%。

论坛举办期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与关立欣、杨凤田、绍恩·沃莫尔德等就通航资源整合、专业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交流。

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分会自2014年9月成立,其目的在于凝聚、整合我国的通用航空研究力量,从机构上保证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机制,为政府、企业等决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为通用航空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渠道。我校作为主要挂靠单位,在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学会展开积极对接,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本届论坛,学校专门派人参加论坛组委会,全面参与论坛组织协调工作,  分会副总干事周长春教授参与主持了论坛报告。学校还组织了一批教师和学生参加了论坛并参与专题讨论,科研处、科研基地、新津分院、广汉分院等负责同志均带队参加。

关立欣校长代表学校作主旨演讲

论坛期间,关立欣校长接受四川电视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