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成都四条地铁将延至德阳 成德大道要跑BRT

25.01.2016  13:26

  “成都大都市区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完成大都市区规划编制。随后,成都相关部门对“大都市区”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范围包括成都市域12121平方公里及成都周边的资阳、德阳、眉山市域全部区县,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和名山区,共36个区(市)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

  相邻的资阳、德阳、眉山、雅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成都大都市区”内,将实现交通、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协作统一发展的一些规划和考虑。

  日前,最新定义的“成都大都市区”引发关注。与之相关的资阳、德阳、眉山以及雅安这几个城市中,德阳与成都的同城化发展走得最快,也可以说是具有样本意义。

  早在2013年的8月23日,成都与德阳两市便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通过了规划、工业经济、政府采购、交通、教育、旅游、城市水源地保护、金融等8个合作事项。

  据了解,借力成德同城化发展,德阳正对成德大道(成都北延线)实行路面拓宽,一期双向十二车道,最终建成双向二十车道,“这不是交通通道,是城市发展的主轴,在这条北延线上可以建多个卫星城,并连接幸福美丽新村,防止城市建设摊煎饼。”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说,德阳还正根据成都市地铁网规划,研究成都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15号线向德阳延伸的方案。

  成都4条地铁延伸到德阳

  成德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签署两年多来,成德两市在同城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

  记者从德阳市发改委获悉,为保障同城化发展有序推进,两市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理念,积极编制《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在认真谋划、深入调研基础上,于2014年底成稿结题。

  成德同城化路网规划方案研究也已正式启动。旌江快速干线和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已正式建成通车,成德大道将于年底完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已累计完成总投资的98%,达20.33亿元,项目将于年底完工;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都江堰至德阳段,投资人招标已完成,已签订投资协议,计划2018年底竣工通车。同时,根据成都市地铁网规划,研究成都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15号线向德阳延伸的方案。

  虽然德阳八角上成绵高速到成都北收费站只有约40公里,但现在的成绵高速已经严重超出设计容量,双向四车道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求,扩容改造迫在眉睫。

  德阳律师吴明全说,他经常在江苏广州上海等地出差,深深感受到交通便捷带来的效率,“成绵高速一个小车祸都堵你几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他说,无论是地铁也好高铁也好,眼下最重要的应该是成绵高速的扩容,“双向八车道,只要不是重大事故,通行就不会成问题。

  德阳市交通局副局长汪国华告诉记者,成绵高速扩容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已经写入了德阳十三五规划。

  把德阳变大成都北部新城

  “成都大都市区最南边延伸到眉山,北边是我们德阳,整个大都市区的主轴有差不多200公里长,主轴沿线的城市都协同发展,不久的将来,这个特大城市群一定会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说,德阳要与成都协同发展,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区域规划协同、产业协同、交通协同、城市品质和功能协同,以及政策机制协同。

  蒲波表示,将德阳建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的北部新城,推动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心两中心”格局。

  蒲波说,成德同城发展,德阳除具有特有的区位优势外,还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产业协同发展上,要学习广佛同城,主动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成都建总部经济,德阳打造产业基地,形成良好的自然分工。

  记者了解到,两市已成功举办了成德同城航空航天产业对接暨信息交流发布会。位于中江经开区的成德工业园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规划环评等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成德大道将来要跑BRT

  为了建好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德阳正积极推进成德大道(成都北延线)的扩容工作,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轴,“沿着主轴建设多个卫星城镇,并串起幸福美丽新村。

  而这条主轴只是德阳“五环十轴”中的一轴,二环三环将在2016年启动,并借力成都二绕三绕作为四环五环,环上设置多个发展轴,沿轴建街道、城镇,并将大学、中小学以及医院设置其中,除了对接成都地铁,将来这些环线或者轴线上,还会看见轻轨和BRT的身影。

  要建设最好的城市,就要有最好的人才。德阳已启动了两个亿的人才引进基金,将用在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科技人才方面,协同建立两市人才流动机制。

  比如在卫生方面,德阳将建第五代医院,引进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并由最有钱的人来参与运营,发展医养产业。

  此外,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争取国、省政策支持,强化专利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激励,完善德阳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梳理创新改革事项并全面实施。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