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涉嫌走私冻肉制品 牛肉却查出猪肉成分!

09.07.2015  19:35
核心提示:29吨 洋肉从印度逃到中国,以特殊的方式逃避海关。先混进云南,之后辗转到了成都市。要知道,如果此次运输顺利,这些肉类将           29吨 “洋肉”从印度“逃”到中国,以特殊的方式逃避海关。先混进云南,之后辗转到了成都市。要知道,如果此次运输顺利,这些肉类将得到正规的“检疫证明”,明明是“洋肉”却披上了“土肉”的皮。

  昨日,成都市食药监局通报了4起典型案件,其中包括今年5月在成都市青白江银犁市场查获29吨无报关手续的印度冻鸡翅和假牛肉,以及在海霸王批发市场查获1万箱来历不明的冻南美白虾等,目前,已立案调查。

  成果

  “歪”冻肉来蓉 去年查获27.8吨

  6月底,外省海关发现大量过期、变质的无进口检疫的非法走私冷冻肉,并有报道称部分流入四川省。对此,成都市食药监局展开全市冻肉制品专项整治。

  据了解,成都市2015年以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查冷冻批发市场3个、冷冻肉品经营户1080余家,检查肉品交易市场140余家、肉类制品相关生产企业23家次、商场150余家,检查餐饮单位13253余家。

  2014年以来,成都市食药监局共办理冷冻肉制品相关案件24件,没收、销毁肉类27.8吨(不包括未结案的),这些冷冻肉类包括非法存储、经营未经检验检疫、使用无中文标签等。不过,成都市暂未发现过期数十年“僵尸肉”。

  案例1

  猪肉冒充牛肉 29吨进口肉被查

  据通报,2015年5月16日早上7点,成都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在位于青白江区桂通北路的银犁市场1号冻库查获了一辆从云南出发,运至银犁市场的冷柜车。车上运有冷冻牛肉制品11个品种,共计1120件28吨、鸡中翅91件1.092吨。

  经查,这29.092吨的冷冻肉制品均进口于印度,但当事人刘某却不能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以及进货发票等手续,也并未向销售方索取供货商的许可证以及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涉嫌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的肉制品。另外,11个品种28吨冷冻牛肉制品中有59件1.475吨的牛肉制品中并没有检测出牛源性成分,而是检测出了猪源性成分,涉嫌以假充真的行为。

  成都市食药监局于5月18日正式立案调查,刘某将被处以没收涉案牛肉冻品、罚款的处罚(尚未结案)。

  案例2

  销售过期熟虾 郫县徐某被批捕

  2015年4月16日,成都食药监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现场检查,发现郫县某冷冻食品经营部负责人徐某,正在销售涉嫌超过保质期的带头熟虾和标签未标注生产日期的活冻南美白虾。

  成都食药监局当场对其已超过保质期约半年的“带头熟虾”1030箱,涉嫌涂改过生产日期的“带头熟虾”755箱、“连头熟虾”2箱;生产日期不祥的“带头熟虾”28箱以及标签未标注生产日期的“活冻南美白虾”10095箱进行了查封扣押,查封货物价值240余万元。

  2015年5月4日,成都食药监局将该案向成都市公安局进行了移交。目前,当事人徐某及其司机唐某已被检察院批捕。

  ■数字点击

  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新闻短评

  “僵尸肉”“过期爪”走私猖獗怎么“破”

  大量不正规冻品非法流入国内市场,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有可能将国外疫病传入国内;另一方面,由于运输过程条件简陋,走私冻肉的卫生状况恶化,易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此外,还可能给国内畜牧业生产造成冲击。“僵尸肉”“过期爪”猖獗走私,相关部门又该如何破解?

  遏制 “僵尸肉”“过期爪”走私猖獗现象需多方发力。一方面,需要严把市场关,加大冻肉走私的监管力度,开展畜产品走私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强走私冻品的源头管控,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

  另一方面,要施行抑制走私的治本之策,针对价差问题,通过引导畜禽养殖的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规模效益降低单位畜产品的生产成本。

      以牛肉为例,目前我国牛肉产量虽然已经排在世界第三位,但散养户及小规模家庭养牛户仍是国内肉牛养殖业的主体,小规模、大群体仍是我国肉牛养殖的主要特点。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多种举措鼓励肉牛的规模养殖,实现养殖成本的降低,如通过棚圈建设补贴、青储饲料补贴和购置机械补贴等扶持措施减低其养殖成本,降低单位肉牛的出栏价格,从而使肉牛的屠宰和加工成本也相应下降。同时,还要积极扶持我国肉牛养殖、牛肉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特别是要加强对母牛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