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反垃圾短信维权续 律师为首位消费者索赔1元

16.10.2014  10:08

  征集令

  三大征集平台:

  1、成都商报热线电话(028)86613333-1;

  2、关注成都商报微信公众号,回复“垃圾短信”内容;

  3、私信内容至成都商报新浪官方微博。

  征集内容:

  征集100起个案:根据报名先后,经律师团初审后确定为“免费维权个案”,并通知报名者。请报名者留下有效联系方式。

  征集公益律师:还剩11个名额。

  “我要找律师帮忙维权,‘垃圾短信’太恼火了,现在我手机已经有200多条了……”昨日一早,成都商报热线接到第一位读者的来电,市民邓先生希望律师能替他维权,让自己远离“垃圾短信”的困扰。

  昨日,维权律师团发起人陈小虎接受了邓先生的委托,并从200多条短信中,从维权难易、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选出一条,在获知经营者信息后,来到该家培训机构现场交涉。成都商报记者跟随陈小虎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

  “你看看我的手机,200多条垃圾短信,手机都被塞满了。”昨日,早已等候在小区门口的邓先生远远看到陈小虎律师,就向他抱怨起来。

  邓先生一边翻着手机,一边气愤地说:“今天是买房子的,明天就是办理信用卡的……我天天删,手机里还是有这么多条。”昨日早上,邓先生翻看成都商报,看到有律师团站出来替消费者维权,自己正觉得“大快人心”时,手机又响了,打开一看:“市中心、好市场,只需10余万……

  邓先生说,这下可把他惹恼了,随后拨打了成都商报的热线。“我以前做建筑生意,与客户往来比较多,短信也不敢不看,有时候是开车、打麻将,垃圾短信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邓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今年56岁,算是已经退休了,以前没时间来“较个真”,现在有这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随后,邓先生签订了授权委托书,让律师帮他维权,并请求对方书面赔礼道歉和象征性赔偿1元。

  维/权/步/骤

  {1}选取:从200条短信中先选出一条

  陈小虎律师在翻看邓先生手机中的“垃圾短信”后,首先根据取证难易程度进行了简单分类,因为发送号码有的是虚假或公共号码,难以确定实际身份,一般不作为主要的核实依据。

  有的信息中只有座机或手机电话,无商户信息,一旦接听电话者不承认是其发布的,难以维权。此后,在200多条短信中,陈律师从中选取了一条既有经营者信息、又留有电话的信息。这是一家名为“维斯特”的外语培训机构发送的,并留下了一个座机电话。

  {2}取证:确认商家信息

  随后,陈小虎拨打了上述座机,并以咨询为名获知该培训机构的地址。昨日,陈小虎来到位于顺江路粼江峰阁小区某单元楼内的“维斯特”培训机构。

  首先,陈小虎律师仍以咨询为名,并拿出短信让对方看,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承认短信是该培训机构发的,并且是专门请人发的。陈小虎对工作人员的上述说法进行了录音,固定为证据。

  {3}交涉:主体问题待核实

  当陈小虎律师亮明身份和说明来意,成都商报记者也表明身份采访,该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家培训机构属于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外专外语)的分支机构,自己没有独立的资格。

  随后,在体育场路上的外专外语学校,一位负责人告诉陈小虎律师,“维斯特”是一家独立机构,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陈小虎看到,其展示的教学资格证书落款却是外专外语。对此,陈小虎表示,将进一步调查取证,并通过适当的法律手段帮邓先生维权。成都商报记者孙兆云 摄影记者 刘海韵

  吐槽垃圾短信:

  严重影响生活

  昨日,有67人通过成都商报“反垃圾短信”征集平台吐槽自己被垃圾短信骚扰的经历,还有市民将自己的个案委托“反垃圾短信公益律师团”帮忙维权。

  张女士曾在四川一家通讯公司上班,现在是一名家庭主妇。“我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垃圾短信,有骗钱的、促销的、卖房卖车的、甚至还有提供特殊服务的。”后来,张女士下载了拦截软件,有时一天就能拦截六七条,但还会有些“漏网之鱼”时不时骚扰。有时还会收到一些垃圾彩信,恐怕是病毒,都直接删了。之前张女士睡觉不关机,有时候夜里两三点也有垃圾短信发过来,午休时,也会被吵醒,现在辞职了,晚上关机才能入睡。

  昨日一大早,成都一家旅行社的计调员熊先生拨打了成都商报热线,他说最近收到了多条催收房租的垃圾短信,看起很心烦,“在装房子的那段时间总是收到装修公司的垃圾短信,在买房的时候总是集中收到开发商卖房信息,要是买车估计还要经受卖车的短信骚扰。

  最离谱的是,有一天晚上,熊先生收到的一条暧昧短信:帅哥,还记得我吗?我是小方,晚上我们在九眼桥酒吧见,要不要来,给我回复。熊先生在查看这条短信时,被老婆发现了,为此还向老婆解释了半天。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王英占

  原标题:反垃圾短信维权追踪 律师为首位消费者维权索赔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