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去年节约了18个“锦城湖”

08.05.2015  11:50

  水,成就了“天府之国”的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塑造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品格、繁荣风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成都城市人口剧增,用水量也随之急剧攀升,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不争的事实——成都已被界定为全国400多个缺水型城市之一。今年,都江堰灌区完成向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12.3亿立方米,以三岔湖为例,相当于今年成都人要用掉5个三岔湖的水量。

  成都地处长江上游岷江、沱江水系,水资源禀赋优越,历史上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在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今天,我们要继续秉承先贤“善待水、善治水”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因水而荣、因水而美。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却在不知不觉地浪费水资源,譬如:刷牙时、洗澡涂肥皂时、接电话时不关水龙头,公共场所“长流水”现象更是屡禁不止……

  流水不腐亦不复,为了不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节水,要从每个用水人做起!那么,成都的节水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有效的节水措施?……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市城市节水办相关负责人,“去年全市(市区)节水量达235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8.16%,位于全国先进水平。”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如果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节水2353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近18个锦城湖水量;如果以中心城区目前日均需水量计算,节约的水可供城区600余万人口用水半月。

  加大节水管理力度

  提高水利用率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加强节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新纳入539户用水新户,提高了城区计划用水率,并合理制定了2015年城市用水计划的编制原则,完成了总共7338户自来水用水单位和232户地下水取水单位的计划报批和下达工作,使全市计划用水率不断提高。

  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用水效率,也是节水工作坚持的重点。“去年,我们全面开展科技节水工作,积极推广再生水和雨水利用等节水新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节水办对150多家单位、170人进行了节水培训,完成四川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20个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工作,同时指导和支持部分用水大户开展技术改造。

  同时,市城市节水办还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器具约16940件(套)。“我们严格要求计划用水单位全部使用节水型器具,对旧式居民住宅中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采用加强宣传和赠送少量节水器具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居民尽快淘汰更换。

  严格实施超计划用水

  加价收费制度

  谈及正在进行或即将开展的节水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市城市节水办将着力抓好节水型城市纵深建设,切实推动区(市)县节水工作的开展;按照《成都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严格实施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度,减少各类浪费水的行为。

  “我们将按照市水务局要求完成计划管理平台和地下水远程抄表系统的建设工作,同时抓好水平衡测试和创建节水型机关、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小区的常态管理,比如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以建成一大批节水型机关、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小区来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当然,继续大力推进科技节水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我们将努力打造节水亮点工程,加大节水工作宣传力度,建立更多的节水教育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胡清

  新闻链接

  全城征集节水达人

  本报与市城市节水办联合举办节水宣传周活动

  5月10日至16日是今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以此为背景,本报推出“‘关’住点点滴滴——发现身边的节水达人”公益征集活动,围绕“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这一主题,希望通过市民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你是节水达人吗?你有什么节水小窍门?你的节水创意能为家庭或者单位节省多少钱?从今日起,本报联合市水务局、市城市节水办在全城范围内征集节水达人及节水小窍门,只要你有好的节水创意就可来参加此次公益活动。

  报名时间从今日起至5月14日截止。征集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创意情况分别评选出一等奖8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级300元各一名,及若干参与奖。

  参与方式——

  一、报名方式:

  拨打党报热线:962211

  通过官方微博新浪微博:@成都日报参与

  通过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Chengdu Daily参与

  通过成都日报官方APP:锦观参与

  QQ邮箱:[email protected]

  二、提交内容:

  姓名、联系电话;

  节水创意(书面文字5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