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霾洗尘 成都去年“唤雨”29次

09.01.2015  09:22

 
人影办工作人员在邛崃利用地面碘化银发生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张磊摄

 
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飞机。郝飞摄

  1月8日凌晨2点23分,在成都的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新津、双流、龙泉、金堂、新都、郫县、温江等12个区市县,数十枚火箭弹朝着千米高空的积雨云呼啸而去。而在4个小时前,彭州银厂沟、崇州鸡冠山、大邑西岭雪山、邛崃天台山、都江堰虹口及龙池,碘化银烟雾向着高空飘散弥漫。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雨洗天。1月8日,在今年首次大规模增雨作业后,成都的空气质量回到了“良好”。

2007年,“空气质量达优”首次成为成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出发点,2011年,为了抵抗雾霾,冬季人影工作变得常态化,还增加了飞机和碘化银发生器。成都的人影工作重点,已经转向了“保证清新”。

为改善空气质量年增雨次数从0升至29次

秋冬季节大雾弥漫,早就是四川盆地的标签。当大雾连着十多天的“糟糕”空气质量时,大家开始关注人工增雨。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成都市气象局里的这个“机构”,上世纪70年代诞生之初,并不是为了增雨,而是为了“消雹”——消除夏季强对流天气对经济造成的损失,而消雹的手段,就是高炮。

改变发生在2006年,当年3月12日凌晨,成都首次为空气质量达优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2007年,为实现主城区空气质量天数达优的目标,成都市组织了11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2008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4次。

最近6年,成都为“改善空气质量”进行的人工增雨次数已经稳定下来,2014年为29次。成都市人影办主任徐灿说:“其实次数不能反映出变化,因为人影工作受限条件比较多。

人工增雨”其实不是“人工降雨”,大晴天是打不下来雨的,必须达到降雨条件才能够增雨。能不能作业,得看天气给不给力。成都市气象局统计,人影工作使得成都每年雨量提高15%以上。200以上的空气质量指数,在人工增雨后好几次都马上降到了100左右。

为加大增雨频率从冬季没活干到全年值班

2006年以前,成都市人影办的冬天几乎“没有啥子活干”。2008年,按照《成都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方案》的要求,成都市气象局制定了《2008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优良气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当空气污染指数(API)超过80,若有气象条件,立即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月、2月、11月、12月期间,加大人工增雨频率,有效控制秋冬季大气污染。

时至今日,人影办已形成了全年值班制度,为保障空气质量进行人工增雨成了工作的重点。徐灿说,一开始进行人工增雨,还是按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标准,污染了才开始应急性、临时性的人工增雨作业。但到了近两年,人工增雨已从“保证主城区蓝天”到了“提高全域成都空气质量”。只要有冷空气过程,一旦可能降雨,就要进行人工增雨。

这是积累式、连续式的增雨工作。”成都的冬季干燥,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3%,而有时只要增加1毫米的雨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换句话说,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

除了增加雨水洗天以外,人工增雨还能够改善当地径流,是一种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方式。

增雨方式变多地面发生器和飞机齐上阵

7日晚8点半进行的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是2011年才开始使用的新的人影工作设备。2014年10月,成都的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增加到了7个。

碘化银发生器都安置在半山坡,较低的温度、山区地形对气流产生的强迫抬升,使得燃烧的碘化银烟雾可以爬升到上千米高空,在山坡的另一面形成降水(雪)。碘化银发生器高约3米,通过太阳能提供电能,人影工作者可以通过远程遥控点燃烟条。由于不受“空管时间”影响,因此这两年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同一年加入人工增雨大家庭的,是飞机增雨。成都市气象局租用了一架运七飞机。每次飞机增雨作业,人影工作者要提前赶到邛崃的桑园机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烧碘化银烟条,碘化银进入云层中产生大量凝结核,可以增加水汽凝结成雨的几率。相关链接

成都秋冬污染比春夏重

成都的天气有个特点,秋冬季节污染比春夏季节更严重,这与成都的地理位置、天气状况都有关系。成都位于盆地,上空的逆温层犹如一个锅盖盖在城市上空,空气对流出不去。成都秋冬季空气中水汽多、湿度大,却又不足以形成降雨。可是,这些水汽又使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溶解,或者附着在水汽上,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

四川盆地不仅雾气多,阴天也多,天色经常阴暗无比,能见度不高。有时候在下雨之前,天色昏黄,看起来就像是“重污染”;但有的时候,连续两三天的晴天虽然看起来蓝天白云,实际上空气质量正在慢慢变糟。在四川盆地,能见度低并不意味着空气质量差。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近十年成都驱霾人工增雨数据

2005年

2006年

3次 3月12日凌晨首次为空气质量达优进行人工增雨 10月、11月各一次

2007年

11次 集中在3-4月和11-12月

2008年

24次

2009年

25次 高炮作业共用炮弹463发、火箭作业277箭次、用弹1042发

2010年

仅上半年17次火箭作业143箭次,用弹622发,高炮作业共用炮弹1256发

2011年

17次 飞机作业2架次,火箭作业184箭次,用弹726枚,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13次,燃烧烟条27根

2012年

飞机作业3架次,火箭作业31次,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13次

2013年

18次 飞机作业16架次、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32次

2014年

29次飞机作业3架次、高炮炮弹635发,火箭55箭次,用弹195发,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32次,燃烧烟条124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