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上的4次大移民 95%以上都是“外来户”
绘图 姜宣凭姜蓉
成都是个较彻底的移民城市,成都人中,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外来户”。
成都历史上曾多次被攻陷,遭到的灭城之灾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1279年,第二次是1644年。
最重要的一次大移民是“湖广填四川”,因川西平原是中国的大粮仓之一,历代帝王对移民四川都十分重视。
今天的成都人,身材高大,皮肤细腻白嫩,长相俊美,特别是成都美女早已名扬天下,这使外地人大为惊叹。也有很多成都学者费尽心思地考究想知道:成都人是从哪里来的?成都历史上曾遭到哪两次灭城之灾?成都历史上历经哪些著名的大移民?而历代帝王,为什么那么重视对四川的移民?
日前,笔者通过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图书馆资料、档案资料以及诸多历史文献,深入发掘、了解到成都历史上几次大移民的“前因后果”。
第一次大移民
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大融合
时间:春秋战国
自古蜀地富饶,成都平原的肥沃和丰富的物产,加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巴蜀大地长期独享安宁。秦惠王时,他想征服巴蜀,也深知必先修一条道路,他派人对蜀王说有一条石牛能拉出金子,并愿意把这条金牛送给蜀王,只因道路阻隔金牛无法送到。蜀王贪财,又不知这是秦王的计策,便派遣大批壮丁去修路,所有的壮丁都死在修路之中,只剩下五个壮丁,这条路就被叫做五丁路或金牛道。
道路修好后并没有金牛送到蜀地来,反而引来了大军。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领军队沿金牛道一路进攻蜀国,正因为有了这条道路秦军不到三个月就攻进了成都,灭掉了蜀国。张仪修建了成都城,灭掉巴国后又修建了重庆。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这时中原的许多富豪和工匠也大批迁徙进入蜀地,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带来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其中主要的就是金属冶炼技术。最著名的就是赵国的冶炼大户卓氏,整个家族都辗转徙蜀,来到成都南边的小城临邛,成为蜀中,乃至全国最大的冶铁大户,一时富比诸侯,其女卓文君与蜀中才子司马相如还闹出一场千古传颂的爱情绝唱。
秦国的这次大移民,在成都历史的进步中作用非常重大,秦国的这次大移民,第一次将中原文化注入到巴蜀文化的血管中,从此确立了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蜀地不再是落后的西南夷,特别是成都平原,从此成为与中原平起平坐的富饶之乡。
成都是个很彻底的移民城市。成都人中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外来户。成都人上溯两代、三代、四代几乎都是外来血统,换言之,今天的成都人已极少有土著,剩下的三户五户也完全被移民浪潮淹没。
第二次大移民
刘备入蜀带来很多文人工匠
时间:三国时期
成都的土著大多身材短小,皮肤黑黄,眼睛比较凹,鼻梁比较塌,嘴巴比较大。而今天的成都人身材高大,皮肤细腻白嫩,长相俊美,特别是成都美女早已名扬天下,使外地人大为惊叹。这就是移民大融合的作用。
成都人在惊讶之后不禁要问:我们来自何方?
自秦大规模移民蜀地后另一次大规模的入蜀行动,发生在三国时期。被打得四处逃窜的刘备来到隆中拜访了诸葛孔明,得到卧龙先生指点迷津,告知三分天下,以西川为基本,可以抗衡江南和中原。其实刘备的先祖刘邦就是这么干的,当年刘邦被项羽赶进巴蜀,刘邦就凭借巴蜀之本成就了帝业。
在刘备父子统治蜀地的40余年的历史中诸葛孔明苦苦支撑,以90万人口的小国同拥有数百万人口的魏国抗衡,诸葛亮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能如何。
刘备的入蜀带来的不仅是军人,还有大批文人、谋士、工匠,当时追随刘备的百姓也不少,他们将江南、中原的文化、技艺、生活习性也带了来,使成都成为偏远的繁华都市。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大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入蜀;西晋东晋时,四川南边的犍为郡等州县大批僚人入蜀,光成都就迁徙了3000多户,整个入蜀的僚人约有10多万户,58万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外族人与汉人的大融合,不仅对蜀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甚至于对蜀人体格的影响、对蜀方言的发音等都有重要的关系。
第三次大移民
清朝初年开始的湖广填四川
时间:历经一个世纪
在成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移民是“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早在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南宋后期,四川成为抗击元军最后的堡垒,战争持续了半个世纪,至今在成都的金堂云顶山上还保留着一座石头城,在数十年的抵抗中一直顽强坚守。川人在这种抗争中死难无数,这最终导致人口锐减。
到了公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在籍人口数仅有61万,比三国时的90余万更少,不及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660万人口的十分之一。成都平原的肥田沃土之上一时显得十分荒芜,田地无人耕种长满杂草,这时元末红巾军起义,湖北随县人明玉珍率军入川,建立了大夏国。他带来了20万农民起义大军和大批农民,这无疑给荒凉的四川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以后的岁月里,两湖一带战乱不断,大量湖广人陆续移民四川。到了明朝初年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的人口已由元末的几十万人上升到146万。明朝时四川人口最高纪录达到410万之多。但到了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全省人口仅存约8万人,全省人口数位列全国倒数第三位。
这是一种千里断炊烟的景象,川西平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粮仓之一,一旦荒芜给中原大地和关中平原带来的压力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历代帝王对移民四川都十分重视。
成都历史上多次被攻陷,但真正遭到的灭城之灾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两度攻陷成都,进城后便进行了惨烈的屠城,“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成都的城民被一批批抓去处死,尸体堆积如山。元朝统治的80余年,成都几乎就是一座死城,所有史书上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都是一个惨字。
成都遭受的第二次灭城之灾是崇祯17年(1644年),张献忠杀进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他在成都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杀人,第二件是劫财。张献忠所作的“七杀碑”写道:“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种充满杀气的碑文,不管它是出自野史还是正史,都可感到那种从历史的深处传来的恐怖和悲凉。
给成都土著居民带来灭顶之灾的,还有吴三桂。这是一个屠夫,他将四川蹂躏了6年之久,川民“皮穿髓竭”,成都十室九空,连虎狼野兽也趁机行凶。成都已是一座空城。于是就有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潮。
这三百多年来,成都又出现过几次大的移民潮。
清朝顺治末年到康熙年间,经太子太保、四川巡抚李国英奏准,“招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集江左右,关内外、陕东西、山左右之民,藏于市”。
清朝政府还专门出台奖励移民措施,实行免赋政策。大批的两湖两广人、福建人、江西人、陕民在免赋政策的诱惑下一家一家举家迁往四川。成都的洛带,成了移民进入成都平原的中转站。
湖广填四川使四川又人丁兴旺起来,生产又得以恢复,移民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新鲜血液,甚至带来了更丰富的方言。
湖广填四川一直延续到乾隆中叶,历经一个多世纪,到乾隆四十九年(1812年),四川的人口上升到2100万。至咸丰元年(1851年),又增长到4400万。四川在中国历史上几次繁荣又几度衰落,每一次大的移民之后都使四川的经济再度兴旺。
第四次大移民
抗战时期和解放后的大军南下
时间:抗战胜利后数十年
这一次移民浪潮是抗战时期和解放后的大军南下。
在抗战时期,北方27所大学迁来成都,成都一时名人荟萃,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许多北方知识分子在成都结婚生子,成都的许多知识分子的上一辈、上两辈都是北方移民。1940年华东和华中250家工厂迁入四川,到1944年工业企业增加到1万多家,同时迁来的还有数十万流动人口大军。整个四川成了抗战的大后方。抗战结束后许多工厂学校又回迁,但人员并没有完全回迁,他们留在了四川,建立家庭并繁衍后代,成为成都的老城民。
新中国成立后,几十万大军云集于西南,一时间四川来了大批晋、豫、秦、鲁、苏的干部。现在成都许多家庭都是那一时期由北方南下的干部同当地人结合建立的。如今活跃在成都的四五十岁的人有许多是南下干部的后裔。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批的工厂内迁,被称之为三线建设。按照当时军事的划分,中国沿海为前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内陆地区,特别是四川地区为三线。三线基本处于中国西部的大山之中,战略位置上比较安全。湘西、鄂西及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为西南三线,尤以成都为中心,上千家工厂和科研机构迁到这里,使四川省(包括当时的重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和科研大省。
今天成都东郊大片的工厂都是那一时期迁来的或建立的。大批的东北人、上海人随之迁徙,对成都的人口起了巨大的融合作用。成都东郊出美女、出俊男,东郊人更高大,人更聪明,这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次大饥荒,别处的人大多承受了饥荒之苦,粮食定量供应,营养普遍不良,而东郊因是国营大工厂,基本生活能够保证,下一代受到的拖累相对要小一些,因而发育良好。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