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劳务市场“供需两旺” 有经验者成“香饽饽”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18日消息 过完春节,返乡农民工整理行装,踏上打工的路途。与此同时,早已准备好的招工企业也开始招贤纳士。记者今天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看到,这里熙来攘往,招聘企业和农民工正在这里相互交谈,讨价还价。很多企业都向记者反映:春节后普遍遭遇“招工难”,“用工荒”问题比较突出。
张先生是成都郫县一家科技公司的经理,主要想招聘电话营业员和美工。早上9点,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一开门,他就铺开摊子,吆喝起来。可是忙活了一上午,一个员工也没招到。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是用工也难,找工作也难。很多80后、90后高不成低不就。
而据记者观察,像张先生一样招不到工人的单位十分普遍。吴大姐是成都一家大型足浴店的技术主管。春节后,她来市场已经很多天,可是至今没招到一个员工。她告诉记者:招工,就是不好招。感觉得他们现在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虽然我们工资还是比较高,但好多都不愿意接受,特别是他们的亲属不愿意接受。
吴大姐告诉记者,他们足浴店员工的工资在3500元左右,还购买各种保险,还有其他福利。但是很多应聘者觉得洗脚这个行业没面子,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企业是求贤若渴,面对数百家企业,上千个岗位,找不到工作的求职者不在少数。今年21岁的李娟来自南充南部县,2010年毕业于成都某职业中专。前两年在江苏苏州干过质检员,当过报表员。每月工资接近4000元,现在她结婚了,准备在成都找个合适的工作。
“我学的是网页设计,但是我毕业都两三年了,这两年我都没干这个工作。我听我同学说,网络发展很快,所以就有点脱节。”李娟告诉记者,她对工资收入期望不高,每个月收入1、2千元就行。但是企业一般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要熟手。所以想做学徒的她逛了几天人力资源市场,都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
李娟:“感觉现在找工作还是挺难的,特别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我还是想实在不行,就先找个工作干到起,积累点经验再说。”
通过几天来的不懈努力,李娟终于与成都新都区某汽车4S店成功签约,做一名库管员。实习期间的薪水大约是1500元。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对于一心想留在成都市区的李娟来说却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网络上有句话不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找到事情做了,还是很高兴。就是稍微远了点,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据记者了解,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像李娟这种主动转变求职思维和方式,先就业再择业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多。而且像成都这样的大城市,第三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比如制造业、商贸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制造业里面主要缺技工和普工,商贸零售业、餐饮服务业主要缺营业员和服务员。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王科:部分企业劳动报酬比较低,工作时间偏长,然后劳动保障措施不到位。一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我们的90后,在择业过车中间,存在眼高手低、不能吃苦等等问题。
四川台记者漆江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电台新闻频率: FM:98.1 ,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