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日报》:四川成都出土80余件千年石刻佛像

15.01.2015  17:20

        中新社成都12月16日电 (付敬懿)记者16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11月以来,该研究所在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原成都市水表厂厂区的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80余件石刻佛像及残件。从初步判断结果看,这批造像的时代集中在距今约1500年的南北朝至唐之间,且多数造像属于南朝时期。

        据了解,整个发掘区面积约500平方米,3个多月的发掘工作中,共清理出灰坑8座和水井两口,出土瓷器、陶器、石造像、建筑材料和钱币等一批重要的生活遗物。尤以编号H3和H6的两个灰坑最为重要,坑内埋藏大量石刻佛像。

        这些造像均为红砂石质地,个别造像外有贴金,雕刻精美,“弥足珍贵”。其中编号“H6”的灰坑内出土了30余件石刻残件,其中罗汉头像较多,时代多属唐代。编号“H3”的灰坑内发现石刻佛像约50余件,有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其中一件背屏式造像有南朝“梁天监十五年”发愿文题记,是1498年前,所有人为他的亡父亡母所造。还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被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评价为“在国内极为少见”。

        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易立介绍说,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从文献可知,南朝当时属于佛教文化中心,但与北朝丰富的造像遗存相比,南朝佛像存世稀少。目前已知的多集中在四川、成都地区,能看到的总数也不超过80件,且很多造像的出土缺少科学考古发掘依据。

        易立表示,此前成都在万佛寺、商业街、窄巷子等4个地方出土过南朝造像,此次是成都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出土南朝佛像。并且H3灰坑内出土的数十件南朝造像,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和层位关系,为学术界进一步认识南朝造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完) 

        刊于12月17日澳门《澳门日报》、美国《中国日报》。